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县教体局统一安排,11月9日学校组织了期中质量检测活动,全校 名学生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虽然实际考查结果基本达到了命题设想,平均分超过预期值,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尽人意之处不同程度存在。为全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此次期中质量检测情况加以分析,并针对凸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同大家交流。 一、相关统计数据 1、整体水平情况表 一、测试总体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成绩分析表
参考年级 人数 一年级 144 二年级 103 三年级 67 四年级 79 五年级 57 六年级 87 语文 93 87 85 87 78 73 数学 95 91 82 84 83 86 科学 86 82 81 73 品社 84 83 74 68 英语 51 49 41 37 平均分 2、平均分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由县教体局统一命题,试卷的难度适中。其中语文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53分,平均分相差41分;这一差距较
大,但对于一个拥有537人的年级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 3、优秀率(90分以上)情况分析
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其中优秀率较高的班级为一、一班,三、一班、六、二班。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的差距过大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此次检测的优秀率较高,与学校开设的数学思维课程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其中合格率较高的班级是三、一班、六、二班,最高合格率和最低合格率相差12%,这一差距相对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二、失分情况分析
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23分。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太扎实,有些常识性的题还是出错。日常教学中加强研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备课级以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钻研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肩负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2、始终学习方法教育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
从学生的试题解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看到哪做到哪\",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加工、处理,优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知识与应用\"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藏于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努力实践。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在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有产生的学习效果。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4、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既要有协作式学习,也要有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