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早期损坏的原因
蓄电池早期损坏的原因 于皋方 蓄电池使用维护不当容易引起早期损坏故障。现将蓄电 池早期损坏的原因分析如下.请机手朋友注意。 1.蓄电池并联混用。有些机手在启动发动机时,因为原有 蓄电池存电不足,就并联 一只充足电的蓄电池共同使用。 实际上并联后充足电的蓄电池会以很大的充电电流向俘电 不足的蓄电池充电,这样极易造成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影响 其使用寿命。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把存电不足的蓄电池拆下。 换上充足电的蓄电池,然后再启动发动机。 2.随意添加蒸馏水。蓄电池电解液不足时,一般应补加蒸 馏水。但耍查明原因,如不加区分,发现电解液液而降低就加 蒸馏水,就会造成电解液密度明显降低,使蓄电池不能正常 工作。还有些机手常常在收车后添加蒸馏水,所添加的蒸馏 水不能与蓄电池原电解液充分混合。因而极易使蓄电池产生 自行放电或损坏蓄电池极板,在严絮地区还会造成蓄电池局 部结冰,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电解液密度过高。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 俘电不足、电解液密度减小的现象。有的机手便用添加电解 液的方法以使其恢复工作能力。但这会造成蓄电池内阻增 大,端电压下降,电解液黏度增加,渗透能力变差,使蓄电池 容量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密度减小并不是硫酸消耗 了。而是随着放电的进行,存电l垦的减小,硫酸逐渐转移到两 极板上,与活性物质生成硫酸铅,使电解液密度减小,放电越 多电解液密度越小。因此,当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下降时,应及 时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切勿随意添加电解液 , 4.蓄电池长期亏电。有些机手常忽视对在用蓄电池的补 充充电。由于蓄电池在车上充电不足。易造成极板硫化;吲 时,蓄电池长期处于亏电状态,蓄电池极板就会慢慢硫化。这 种慢性硫化,会使蓄电池容量不断降低,直到启动无力,大大 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使蓄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及时 得到还原,减少极板硫化。提高蓄电池容量,延长其使用寿 命。对在蓄电池应定期进行补充充电。 5、蓄电池过充电。蓄电池经常过量充电。即使充电电流 不大,但电解液长时间“沸憾”,除 活性物质表面的细小颗 粒易于脱落外.还会使栅架过分氧化。造成活性物质与栅架 松散剥离。 6.蓄电池盖通气孔堵塞。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用来散发 蓄电池内部气体的,这些气体是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可燃的 氢气和助燃的氧气。如果忽视通气孔的疏通,会造成通气孔 阻塞,使蓄电池在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热量和气体无处散发, 致使蓄电池温度和压力升高,甚至引发蓄电池爆炸。因此,在 日常维护中。应注意疏通气孔,防止脏物堵塞。 7.电解液液面过高。许多机手在给蓄电池加注电解液(或 补加蒸馏水)时,对其液面高低往往采取宁高勿低的错误做 法。其实电解液过高,在车辆行驶和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很容 易从蓄电池盖上的通气孔溢出,而使蓄电池的正、货极柱连 通而构成回路.致使蓄电池自行放电,并腐蚀蓄电池极柱。因 此.在加注电解液时,应按要求(一般电解液液面的高度应高 出极板防护网lO ̄lBmm)添加,不可加注过多。 8.电解液密度过大。有人认为。电解液密度越大,蓄电池 的输出电压就越高,容量就越大,并且可防止冬季电解液结 冰而冻坏蓄电池,因而在调整电解液密度时,不仅使原始电 解液密度高于规定值,而且在正常使用中需补加蒸馏水时也 习惯补加一些不同密度的电解液,结果使电解液密度越来越 高。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电解液密度作为衡量蓄 电池放电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原始电解液密度已经确 定为前提的,补加不同密度的电解液,只意味着提高原电解 液的密度,即使测得的电解液密度较高也不能说明其放电程 度就低;提高电解液密度可提高蓄电池端电压和电荷容量也 是相对而言的。况且电解液密度过大还会造成极板硫化和隔 板腐蚀等多种问题,使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因此,电解液密 度“宁大勿小”的作法不可取,应当按规定适当调节电解液密 度。液面降低.正常情况下只能补加蒸馏水(因电解液的正常 消耗实际上是水的消耗),只有确因渗漏等造成的液面降低。 才可补加一定浓度的电解液。 9.新蓄电池不进行初次充电。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 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 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充电不 好.则蓄电池容量不高。寿命也 短:如果充电过量,则蓄电池的 电气性能虽尚好,但可能缩短了 它的寿命。所以新蓄电池初次充 电要小心谨慎。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