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传 文言文阅读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地;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史记 循吏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冬则劝民山采 劝:鼓励 B、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进:举荐 ..C、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去:放弃 D、世俗盛美,政缓禁止 禁止: 不允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B、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相曰:“如此几何顷乎?” 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 ..D、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是楚国的隐者,国相虞丘把他举荐给楚庄王,孙叔敖为官三月就升任国相,他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深得百姓爱戴。
B、孙叔敖执政宽严有度,官吏能够自律,不敢做邪恶伪诈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百姓各有便利的谋生之路,都生活得很安乐。
C、孙叔敖非常注重身教,不用下令管束百姓就自然顺从了他的教化,身边的人亲眼看到他的言行便仿效他。
D、楚庄王认为楚国钱币太轻,就下令把小钱改铸为大钱,认为矮车不便驾马,便下令百姓将矮车改高,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本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间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⑵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1【答案】D
【解析】禁止:有禁必止
2 【答案】D
【解析】A项第一个“所以”是“用来……”,第二个“所以”是“……原因”;B项第一个“其”是指代词,指老百姓,第二个“其”则是反身代词“我”,指自己;C项第一个“乎”是语气词,第二个“乎”则是句中助词,相当于“于”,“比”的意思;D项两个“而”都是表转折。
【评注】此类试题,应用“代入法”将“所以”“其”“乎”等相关的词义代入原句中去检验,来验证一下实词或虚词是否符合语境
3 【答案】D
【解析】老百姓是因为楚庄王将小钱改为大钱才纷纷放弃本业的,而楚庄王没有下令将矮车改高,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
【评注】判断一项分析概括是否准确,要看下面几点:一是文章整体的倾向性,即对人物的臧否褒贬,从而确定判断是否正确。二是体察文章中的材料。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无限扩大或缩小”以及“以偏概全”几种错误。本题就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
4译文
①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依然心存戒惧地自我约束修身,是因为居官者行为端正不曾违乱纲纪。只要官吏奉公尽职按原则行事,就可以用它做榜样治理好天下,为什么非用严刑峻法不可呢?
【解析】注意“修”“循”“治”等字词用法。
②孙叔敖为官三月就升任国相,他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十分淳美。他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邪恶伪诈之事,民间也无盗贼发生。
【解析】注意“教”“导”“起”等词语用法。
【评注】翻译文句要注意作到三问:一问“考查了几个虚词和实词”;二问“文言文词法”考查了那些。三问“有什么特殊句式”。另外,要高度关注试题所考查的词语与中学教材中的重点词语的关系,注意“实词”和“虚词”的“迁移”。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罚用以阻止民众作恶。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依然心存戒惧地自我约束修身,是因为居官者行为端正不曾违乱纲纪。只要官吏奉公尽职按原则行事,就可以用它做榜样治理好天下,为什么非用严刑峻法不可呢?
孙叔敖是楚国的处士。国相虞丘把他举荐给楚庄王,来让他接替自己职务。孙叔敖为官三月就升任国相,他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间和睦同心,风俗十分淳美。他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邪恶伪诈之事,民间也没有盗贼出现。秋冬两季他鼓励民众进山采伐林木,春夏时便借上涨的河水把木材运出山外。百姓各有便利的谋生之路,都生活得很安乐。 庄王认为楚国的钱币太轻,就把小钱改为大钱,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本业。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国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混乱了,老百姓不再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孙叔敖问:“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已经有三个月。”孙叔敖说:“不必多言,我现在就设法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他上朝向庄王劝谏说:“先前
更改钱币,是认为旧币太轻了。现在市令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再安心在那里谋生,秩序很不稳定’。我请求立即下令恢复旧币。”庄王同意了,颁布命令才三天,市场就回复了原貌。
楚国的民俗是爱坐矮车,楚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驾马,想下令把矮车改高。国相孙叔敖说:“政令屡出,使百姓无所适从,这样不行。如果您一定想把车改高,我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乘车人都是有身分的君子,他们不能为过门槛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把车的底座造高了。”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老百姓都主动把坐的车子造高了。
这就是不用下令管束百姓就自然顺从了他的教化,身边的人亲眼看到他的言行便仿效他,离得远的人观望四周人们的变化也跟着效法他。所以孙叔敖三次荣居相位并不沾沾自喜,他明白这是自己凭借才干获得的;三次离开相位也并无悔恨,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过错。
太史公说:“孙叔敖口出一言,郢都的市场秩序得以恢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