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应用分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1年第8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8,2011 (总第210期) (Sum No.210) 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应用分析 刘建新 (迁安市通字公路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准备、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三喷六搅施工工艺、施 工注意事项及桩基加固效果检测.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加固效果 中图分类号:11416.1 1引 言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8—0053一O1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搅 号标出钻具下沉深度。 搅拌提升,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停浆以 0.92 m/rain左右速度搅拌提升。为保证桩头强度搅拌至地 面以上50 em处。 提升,为使土体和灰浆搅拌均匀,分别以为1.29 m/min、 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 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水泥土搅拌 法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和加固费用低廉等优点, 在深层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 1.3 m/rain左右速度值重复上述过程。 三次下沉、三次提升,为使土体和灰浆更好地搅拌均匀, 分别以为1.37 m/min、0.74 /mimn速度值再一次喷浆下沉, 为了确保桩的垂直度,缩短搅拌机就位后调平时间,施 工前首先将现场整平,清除地上和地下的一切障碍物。开机 前先进行调试,检查桩机运转和输料畅通情况,一切正常后, 开始施工。首先进行试桩。试桩桩由现场监理和甲方代表 指定。 2.2最佳施工方案的确定 搅拌提升至设计顶面时,关闭灰浆泵,集料斗中灰浆正好排 空后移动桩机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3搅拌桩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前首先要平整场地,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 物。场地低洼有集水时应抽水、清淤,分层夯实回填粘性土 料,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开机前必须调试,检查桩 机运转和输料管畅通情况;施工时设计停浆面要高出桩顶 将桩机移位到指定桩位,使搅拌头中心对准桩位点,试 桩开始,次共试桩5根,桩径为0.5 m,设计桩长10 m,施工 0.5 m,在进行下一道工序时该部分质量较差段挖去。当搅 长度为10.9。 拌桩作为承重桩开挖集坑时基底标高以上30 em采用人工 表1试桩情况一览表 开挖防止断桩现象发生;施工中桩机要放平,机位布置偏差 不得大于50 mm,成桩后桩的重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桩径 偏差不得大于4%;施工前应确定搅拌桩机械的灰浆泵输浆 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 速度等施工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成桩实验,确定搅拌 桩的配比等各项参数和施工工艺。宜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 度,使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4—0.6 MPa并应使搅拌机 下沉、提升速度与输浆速度同步;制备好浆液不得离析,泵送 由试桩情况看,在地表以下6.5 m左右局部有一层厚约 O.5 m的石层,致使钻机钻进困难。这与甲方所提供现场地 质情况不符,为此争得监理同意会同设计部门改变桩长,桩 长由原设计10 in改为2.7—5.7 m,并对桩距进行加密处理。 必须连续;施工时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 0.5 m,待恢复供时再喷提升。若停机超过3 t,为防止浆液 硬结堵管,应先拆卸输浆管路,而清洗;应有专人记录搅拌每 米下沉和提升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100 mill;时间 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 s。 4桩基加固效果检测 单桩允许承载力标准值5.3 m桩为35 kN;2.7~3.5 m 由成桩情况来参数;三喷六搅法是最经济、最合理施工方案。 通过对最初5O根桩施工确定以下参数;第一次喷浆下沉平 均速度为1.11 m/rain在左右;搅拌提升平均速度为 0.92 m/rain左右;重复下沉,重复提升平均速度分别为 1.29 m/min、1.33 m/min左右;三次下沉、三次提升平均速 度分别分1.37 m/rain、0.74 m/rain左右.并且超灌0.5 m就 能保证桩头强度。 2.3三喷六搅施工工艺 喷浆下沉,开机前后台按设计要求计算出水量和灰量, 配合后搅拌均匀,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开启灰浆泵,喷浆管 有浆体出现时,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吊钢丝绳,使搅拌机 沿导向架边喷浆边搅拌下沉,下沉速度控制在1.I1 m/m.1n 左右。下沉速度由电气装置电流检测表控制,在钻塔上用记 收稿日期:2011—07—11 桩为28—30 kN,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l12.5 kPa, 桩体抽芯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850 kPa。 检测数量表见表2。 通过对以上工作量检测,结果说明:通过对8根桩抽芯 检验现场记录和室内试验表明,大部分桩和芯样较好,搅拌 均匀,岩芯表面光滑,部分地段出现水泥富浆现象。有2根 桩桩体下部存在软弱夹层,强度较低。但总体抗压强度平均 值达2.267MPa,超过了设计要求; 经过单桩静载试验、单桩复合地基、多桩复合地基的载 荷试验,由下表3要知,受检验桩桩身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下转第56页) ・53・ 总第21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8期 从图6中可清晰看出,层间结合作用的缺失将直接导致 层间相对位移的不断增大,且其增长趋势也将逐步增强,极 有可能诱发路面结构出现层问滑移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平荷载的作用致使基层与面层间出现较 大的水平剪应力分量而引起相对层问滑移的累积。通过对 其发展趋势的观测分析可知,当A :介于18—100之间时, 层间开始出现相对位移增长速率的加剧,此时相对滑移量介 于20 ̄40 m之间。 5结论 (1)层间粘结作用的缺失直接导致接触面上下层间出 现应力突变,且随着粘结作用的不断缺失,这种趋势还将进 步增强。 一(2)当路面基层与下面层结合越趋向于完全连续状态. 其层间的应力差分布越趋于平衡,而当层间接触不良,层间 应力差的水平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布现象,并出现受力最不 利点位(4点)。 (3)基面层间不同计算点位处应力突变对层间接触状 态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其中越靠近车轮作用中心位置(4 点位置),层间结合状态对应力突变的影响越大。 (4)层间滑移随着粘结作用的不断失效而出现增长现 象,且其失效程度越高,相应其滑移累积越快,对路面结构整 体受力就越不利,当层间结合状态时效至某一特定状态时 (结构下 介于18—100之间),基一面层间相对位移出 现迅速增长。 结果表明抽芯试验桩芯采用率平均达到90%以上,结 (上接第53页) 表2检测项目一览表 检验项目 抽芯检验 果表明桩芯芯样成柱状,搅拌均匀,成型好。桩体上部水泥 富浆,下部芯样成型,灰量较少,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 1.496MPa,超过设计要求。 5结论 数量 8根 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单桩静载试验 3个试块/延米 2根 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粉煤灰以及早强剂最佳配比,确定 了三喷六搅的施工工艺,经过抽芯、单桩和多桩复合地基检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2块 3块 测,所有指数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次搅拌桩工程共引进 4台钻机,历时15 d,打桩4131根,总计22958延米,取得了 圆满成功。为今后进行类似工程施工取得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陈奎军,颜忠平,陈莉苹.水泥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 理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7,(5):118—120. [2】侯守江.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探讨[J].部探矿 工程,2008,(4):186—187. [3] 王震云.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土胞工[J].工程技术,2007, (31):630—632.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