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本地下连续墙采用导板式抓斗成槽机静态泥浆护壁施工。成槽机一次扫孔,泵吸反循环二次清孔。钢筋笼采用四点吊装,由100t吊车和50t吊车双机抬吊、整体回直下笼的方法。接头采用圆弧形柔性接头、刷壁器清洗工艺。砼灌注采用导管法水下砼浇灌。
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线导墙施工泥浆配制成槽。
2.清基吊放锁口管入槽(刷接头)吊放钢筋笼。
3.浇注水下砼墙顶圈梁。
施工技术措施:
1.导墙施工
A)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砌筑导墙。导墙是成槽设备的导向,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轴线和标高,同时,导墙还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上部土体稳定,防止土体坍落的重要措施。
B)导墙采用“
C)导墙必须对称浇筑,强度达到70%后方可拆模。模板拆除后设置100直径上下二道圆木支撑,并在导墙顶面铺设安全网片,保障施工安全。
D)导墙内墙面要垂直,墙面与纵横轴线间距的允许偏差±10mm,内外导墙间距允许偏差±5mm;导墙面应保持水平,砼底面和土面应密贴。
E)导墙砼养护期间起重机等重型设备不得在导墙附近作业停留,成槽前支撑不允许拆除,以免导墙变位。
”型整体式钢筋砼结构。
2.泥浆工艺
在地墙施工时,泥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地墙成槽施工时槽壁的稳定性,是一个影响地墙施工质量的很重要的因素。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和以往地墙施工的经验,本工程拟采用常规泥浆和超泥浆。
A)泥浆系统工艺流程图
泥配制浆→新室鲜内泥浆试验→鲜泥浆贮存→净化泥浆贮存振动筛除土渣劣化浆贮存→调整泥浆指标旋流器除土渣→再生泥浆贮存泥浆沉淀池→装罐车外弃泥浆→脱水处理→施工槽段粗筛除土渣。
B)常规泥浆
钠基土:8--10%。
CMS:0.3%。
比重:1.05~1.15克/立方厘米。
粘度:20~24秒(漏斗粘度)。
失水量:<30ml/30min。
泥皮厚度:<1mm。
PH值:8~9.
施工过程中如果上述泥浆指标不能满足槽壁土体稳定,可对泥浆指标进行调整。
技术要点:
a)泥浆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配合比要求进行搅拌,拌制后静置24小时后方可使用。
b)在成槽施工中,泥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质量,为确保护壁效果,应对槽段被置换后的泥浆进行测试,对不符合要求的泥浆进行处理,直至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c) 为了处理严重的水泥污染和超重的泥浆废料,我们使用全封闭的运输车将其运输到指定地点,以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
d) 我们严格控制泥浆的液位,确保泥浆液位在地下水位500以上,并不低于导墙顶面以下300.如果液位下降,我们会及时补浆以防止XXX。
3)成槽施工 A)槽段放样
我们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水准点在导墙上精确定位出地墙分段标记线,并在导墙上标出锁口管的位置。
B)成槽设备
我们采用两台成槽机,配备有垂直度显示仪表和自动纠偏装置。
C)成槽机垂直度控制
我们在成槽前利用水平仪调整成槽机的水平度,并利用经纬仪控制成槽机抓斗的垂直度。在成槽过程中,我们利用成槽机上的垂直度仪表及自动纠偏装置来保证成槽垂直度≤3/1000.
D)成槽挖土
在成槽过程中,我们要使抓斗入槽、出槽慢速、稳当。根据成槽机仪表及实测的垂直度情况,我们会及时纠偏。在抓土时,我们会采用双向闸板插入导墙以防止导墙内的泥浆被污染。
E)槽深测量及控制
我们采用标定好的测绳测量槽深,每幅根据其宽度测2~3点。同时,根据导墙实际标高控制挖槽的深度,以保证地墙的设计深度。
F)清基及接头处理
成槽完毕后,我们会使用自底部抽吸清基,以保证槽底沉渣不大于50.在地墙雌雄头接合处,我们会使用外型与雌槽(砼凹槽)相吻合的接头刷,紧贴砼凹面,上下反复刷动五至十次,以保证砼浇注后密实、不渗漏。
G)锁口管吊放
在槽段清基合格后,我们会立刻吊放锁口管。由履带起重机分节吊放拼装垂直插入槽内,锁口管的中心应与设计中心线
相吻合,底部插入槽底300~500,以保证密贴,防止砼倒灌。上端口与导墙连接处用木榫楔实,防止倾斜。
4)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A)钢筋笼制作平台
我们根据成槽设备的数量及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搭设了2只钢筋笼制作平台,现场加工钢筋笼,平台尺寸为31×7m。平台采用槽钢制作,为便于钢筋放样布置和绑扎,在平台上根据设计的钢筋间距、插筋、预埋件、及螺纹连接器的设计位置画出控制标记,以保证钢筋笼上钢筋连接器、各类管线及各种埋件的布设精度。
B)钢筋笼吊装加固
我们采用整幅成型起吊入槽的方式吊装钢筋笼。考虑到钢筋笼起吊时的刚度和强度,根据设计图纸,钢筋笼内的桁架数量根据钢筋笼的幅度来确定。钢筋吊点处用25圆钢加固,转角槽段增加8号槽钢支撑,每4m一根。钢筋笼最上部第一根水平筋改为Φ32筋,平面用Φ32钢筋作4道剪刀撑以增加钢筋笼整体刚度。
钢筋焊接及保护层设置:
主筋采用对焊接头,其余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长度应满足10d,搭接错位及接头检验应符合钢筋混凝土规范要求。钢筋笼成型后,用铁丝绑扎,再用E50型焊条点焊牢固,内部交点50%点焊,桁架处100%点焊。钢筋笼宽度上水平方向设两列定位垫块,每列定位垫块竖向间距为5m。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笼吊放:
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采用1台100吨履带吊及1台50吨履带吊起吊,主钩起吊钢筋笼顶部,副钩起吊钢筋笼中部,多组葫芦主副钩同时工作,使钢筋笼缓慢吊离地面,并改变笼子的角度逐渐使之垂直,吊车将钢筋笼移到槽段边缘,对准槽段按设计要求位置缓缓入槽并控制其标高。钢筋笼放置到设计标高后,利用槽钢制作的扁担搁置在导墙上。在钢筋笼吊放前要再次复核导墙上4个支点的标高,精确计算吊筋长度,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梁、板的连接钢筋必须严格控制,其标高误差应≤10.
水下砼浇注:
水下砼浇注采用C35,抗渗S8级别的砼,坍落度为18~22cm。采用导管法施工,砼导管选用D=250mm的园形螺旋快速接头型。用吊车将导管吊入槽段规定位置,导管上顶端安上方形漏斗。在砼浇注前要测试砼的塌落度,并做好试块。每幅槽段做一组抗压试块,5个槽段制作抗渗压力试件一组。钢筋笼沉放到位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导管插入到离槽底标高300~500mm,灌注前在导管内临近泥浆面位置吊挂隔水栓,方可浇注砼。检查导管的安装长度,并做好记录,每车砼填写一次记录,导管插入砼深度应保持在2~6m,并不得小于1.15m。导管集料斗砼储量应保证初灌量,一般每根导管应备有1车6m3砼量,以保证开始灌注时埋管深度不小于500mm。为了保证砼在导管内的流动性,防止出现砼夹泥的现象,槽段砼面应均匀上升且连续浇注,浇注上升速度不小于2m/h,因故中断灌注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二根导管间的砼面高差不大于500mm。
f) 建议将导管间水平布置距离控制在6.5m以内,最大距离不超过3m,距槽段端部的距离不应超过1.5m。
g) 在砼浇筑时,务必避免将路面洒落的砼扫入槽内,以免污染泥浆。
h) 为保证墙顶砼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建议将砼泛浆高度控制在500mm以内。
6) 锁口管的提拔操作需要注意细节,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