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研究和实践
史娟荣
【摘 要】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ship management and practicing quality, aiming at features in internship such as diversification of managing body, scattered practicing sites, long-time management and complicated conten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cess management, the contents and working proces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internship were fully discussed.%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习地点的分散化、管理时间的长期化、管理内容的复杂化等特点,为了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实效,进一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流程。
【期刊名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3页(P14-16)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质量;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 【作 者】史娟荣
【作者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2.44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训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顶岗实习成为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不到位、实习学生处于游离状态等,这些问题导致顶岗实习的实施达不到学校预期的效果。为此,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对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模式展开了研究和探讨[1]-[5]。但因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地点的分散化、管理时间的长期化和管理内容的复杂化,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向学校反馈,学校教师的指导工作也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到学生中,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文档及资料收集和统计不全,各类调研工作难以开展,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因此设计与开发一套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来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迫在眉睫。该系统主要实现“跟踪到位、指导到位、作业文件到位”的目标,通过该系统指导教师能及时查询到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及时指导,也可与企业人员就课程设置、学生表现等进行及时交流;学生可及时查到有哪些企业发布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家长也可实时查看与监管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真正做到各级用户“沟通及时、交流便捷”。
张明等人在文[6]-[8]中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对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展开了研究,在此笔者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内部过程管理实践为例阐述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流程和成效。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发布和查看、收集各级用户信息、作业提交与批阅、过程记录、互动交流、评价和调查、汇总输出与打印、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2.1信息发布和查看
通过设置通知公告栏,将相关制度、工作任务和流程以通知公告形式向各级用户发布,并具有对各级用户的查看情况进行记录。 2.2 收集各级用户信息
通过建立学生、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动态信息库收集各级用户信息,并借助分配,编制各级用户间的关系网。能实时地根据用户需要,对信息库里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以了解学生的分布、岗位分布等情况。 2.3作业的提交与批阅
学生可直接利用网络提交作业,指导教师也可直接在网上查看和批阅所指导学生的作业。 2.4 过程记录
指导教师可通过该平台提交实地调研申请、填写实地调研记录以及其他指导工作记录,该系统能根据指导教师填写的内容自动汇总。 2.5 多渠道互动交流
各级用户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相互交流:支持网络、电话和短信等多种渠道的实时互动交流;通过手机可实现上传文件,进行文本提问及相关信息反馈;可实时查看学生实习日志,便于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2.6 信息提醒
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实习状态,如果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没有登陆系统,系统将自动发送信息到指定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及时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学生。 2.7 评价和调查
可灵活设置各类评价指标和调查表。:学院或系(部)可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可灵活设置学生对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评价指标;也可设置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对学
生的考核指标;学院或专业也可通过管理平台设置调查表,并可自由选择发布对象。 2.8 汇总输出与打印
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各类信息的输出和打印功能。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能实时地根据用户需要,对库里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比如学生的分布、岗位分布、实习单位区域分布、教师各类指导情况汇总等。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实习前的准备阶段、实习中的实施阶段和实习结束后的评价、反馈和总结阶段,用户主要有:学校管理员、系部管理员、学校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等,主要流程见图1。 4.1 改变了传统的效率低、工作量大的人工管理模式
利用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教师、实习单位能实时填报相关信息,学生还能提出实习申请和实习变更申请,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回校再办理实习变更手续,真正实现了对实习学生基本信息的动态管理,也大大减轻了学校指导教师和各级管理员的工作量。
4.2 发挥了沟通及时、交流便捷的作用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每周能利用提交周记的机会记录实习过程,向老师反馈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指导教师通过批阅周记,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各级管理员也能及时地了解和统计学生周记提交和教师周记批阅的情况。同时该平台中有专门设置的“沟通交流”模块,一方面满足学生、指导教师、各级管理员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可将以其他方式交流的基本情况通过该平台进行记录,为实习结束后教师考核学生、学校考核教师提供依据。
4.3 解决了以往调研广度不够、调研数据统计难的问题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各专业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适合实习学生、往届毕业
生和实习单位等各类角色填写的调研表,并能快速地对调研情况进行统计,为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有效依据。 4.4 提高了数据存储和挖掘的广度和深度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一方面可实时统计学生实习单位的区域分布、实习岗位分布等情况,实时收集学生实习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学生作业及指导教师指导任务的完成情况。
5.1 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深度,提高实习单位的参与度
从平台的设计来说,已充分考虑到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的多方参与,并针对性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实习单位的参与力度仍然不够。学校可考虑将顶岗实习工作与就业招聘工作相结合,企业利用平台提出合作申请,学院校企合作部门对企业的招聘资格进行审核后,直接发布其招聘信息,以便学生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
5.2 不断引入新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平台使用的便捷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APP、微信等流行的交流平台应运而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研发也应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手段和新环境,进一步提高平台使用的便捷性。
【相关文献】
[1] 何玲.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索 [J].教育管理2010,20(总第660):30-31.
[2] 龚迎春.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5: 47-48. [3] 王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4-27. [4] 巴世光.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3): 44-45. [5] 张颖.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4(14):27-30. [6] 张明.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1:16-22.
[7] 罗明.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15-22.
[8] 刘伟鑫.基于B_S架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5-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