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 要: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该项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就业前景。针对当前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安排学生顶岗的基本步骤和工作流程,对顶岗实习环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克服了低水平人工管理的不利因素,对提升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一定价值,对促进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顶岗实习;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010-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环境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水平,支持校企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仅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科学分析和设计出符合中职学校特点的顶岗实习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 系统的总体目标
顶岗实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目标如下:
1.1 系统构架需与学校现有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适应,并达到改造和优化现有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加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全程管理的目的。实现对实习学生的动态管理,进行实习质量控制。 1.2 为学校、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时查询了解学生的实习岗位信息。支持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实习学生能及时通过实习管理系统获取老师的指导与帮助。适时适度开展心理辅导,避免在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
1.3 用户界面简单易用、流程清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强大,为就业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建立学生实习档案,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的文档和资料格式,系统的基础数据采用标准格式,系统能方便的实现和学校现有学籍、教务等应用系统集成。
1.4 使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产业政策,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增强就业本领,强化实习学生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观念。 2 系统需求分析
顶岗实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2.1 学生实习申请审核业务流程:学生提出实习申请后,由辅导员负责审查资格,如通过,并提交系统,根据学生意向岗位,相关
企业再进行审核。审核学生实习申请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2.2 校企实习合作业务流程:学校实习指导部门负责审核企业人员填报的校企合作申请表,填写审核意见后,把填有具体的企业和岗位信息的校企实习合作审核表报送学校领导审批,如果校领导审核通过,将该信息存储备案。校企实习合作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2.3 学生因为个人和实习岗位等原因,中途可以提出变更实习岗位申请,如情况属实且符合规定,经企业指导老师审核同意后,可以重新安排实习,实习岗位信息将被及时更新。学生申请变更实习岗位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
3.1 软件体系结构。该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为3层体系结构:客户端、web服务器层、数据库处理层。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web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提取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将数据处理任务交给数据库服务层,web服务器获取数据处理层的数据后,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在web服务器层,又分为表示层和业务处理层。
3.2 硬件体系结构。顶岗实习信息系统是数字校园的一个子系统,但都独立申请了公网地址,系统通过vpn连接校主服务器,校服务器为系统做一个映射,使得internet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该系统。此体系结构使用原有的防火墙,没有因为让internet用户访问本系统而额外增加防火墙等硬件设施,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从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可以看出,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一台为web服务器,另一台做为数据库服务器,这样可以加快系统处理速度。在内部网络,系统防火墙使用软件防火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4 结束语
顶岗实习系统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习企业、实习学生的地域分布广泛,企业性质和规模差异较大,涉及到学校、企业、教育和劳动人事等职能部门,本文主要就其中的部分问题展开了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苏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暨顶岗实习质量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探索,2010,1.
[2]谢晓石.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9.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冯博琴,陈文革.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郭亚军,宋建华,李莉.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喻林(1977-),男,信息技术系教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图形图像。
作者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 4500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