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桩基础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楼位于**市***路与***路交叉口东北角,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知,该区域土质较差,土层主要由杂填土、淤质粘土、粉质粘土等组成。
现场布设的塔吊两台,人货电梯三台,两台塔吊分别位于**#楼、**#楼北侧,3台人货电梯分别位于楼东南侧.塔吊定位后对照地质勘探报告,两台塔吊位于钻孔27-28,30—31范围内,从钻探点知塔吊基础需位于3—1层土(200KPA)或3—2层土(260KPA)内才能满足塔吊基础设计承载力。目前16#楼塔吊基础基底标高为9.000米,位于2—1层土内,距3—1层土还有4米, 15#楼塔吊基础基底标高为11。200米,位于2-1层土内,距3-1层土还有4。6米,而2-1层土承载力为100KN/M2,承载力较低,不能满足塔吊及人货电梯的基础承载力要求,需要进行基础处理。查塔吊人货电梯使用说明书知,塔吊基础基底土层承载力不得小于0.2MPa, 人货电梯基础基底土层承载力不得小于0。15MPa。
二、方案选择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有许多种,项目拟采用的方案有静压桩、旋孔水泥搅拌桩、人工挖孔桩,松木挤密桩。但由于现场土方已大开挖,场地限制,大型机械进场施工困难,静压桩方案已不可行;由于地质分层,软土在中间且地下水位波动不明确,旋孔成桩成孔率不高(请专业施工队现场查看),人工挖孔桩由于土质及地下水情况不明,安全风险较大,且周期长、费用高,经过细致的比较及计算,现场拟采用松木桩复合地基来处理这几个设备基础,该方案相对施工简
便且造价相对较低。
松木桩加固地基的工作原理,松木桩加固是利用天然地基土和桩体两部分共同受力,一是桩体的支撑作用,通过机械将桩体下压,使每根桩达到一定的承载力;二是挤密作用: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为加大安全系数,松木桩设计及计算中未考虑桩体的端部承载力,土壤挤密后强度的增加。
三、松木桩的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挖、填工作面 →桩位放样 → 打松木桩→锯平桩头→沙石嵌桩及 C30砼施工→设备基础施工
2、施工准备 1)、木桩采购
木桩从当地木材市场采购,采用汽车运到工地现场仓库;木桩采购时应注意木材质地,桩长应略大于设计桩长。所用桩木须材质均匀,不得有过大弯曲之情形。另桩身不得有蛀孔、裂纹或其它足以损害强度之瑕疵。
2)、打桩前,桩顶须先截锯平整,其桩身需加以保护,不得有影响功能之碰撞伤痕,桩头部位宜采用铁丝扎紧 。
3)、松木桩的制作
桩径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且外形直顺光圆; 小端削成 30cm 长的尖头,利于打人土层;
待准备好总桩数 80 %以上的桩时,调入挖掘机进行打桩施工,避免挖掘
机待桩窝工;
将备好的桩按不同尺寸及其使用区域分别就位,为打桩做好准备; 4)、测量放样
松木桩施工前,由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确定每个木桩打设桩位,采用测量用木桩予以标记.
3、挖掘机打桩流程
1)、 挖掘机就位,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
2)、 选择正确桩长的松木桩,并扶正松木桩,桩位按梅花状布置; 3)、 将挖掘机的挖斗倒过来扣压桩至软基中;
4)、 按压稳定后,用挖斗背面击打桩头,直到没有明显打人量为止; 5)、 严格控制桩的密度,确保软基的处理效果。 4、锯平桩头
1)、 根据设计高度控制锯平桩头后的标高。
2)、 桩头应离土顶面 0.4m 左右,其中 0.2m沙石,使桩顶区嵌石密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做300㎜厚C30砼垫层. 0。2m 插入基础砼,与之凝为一体.
四、挤密桩计算
本工程为复合地基,其中木桩主要考虑土的摩擦力,所以地基承载力主要考虑由土的承载力及木桩的摩阻力构成,设计桩长按贯入土中4米(由地质勘探报告直3-2层土位于开挖后的基槽面约4米左右,桩间距按中距0。8米,桩稍径6cm,平均桩直径不小于10CM,整个桩身基本位于2-1层土中,2-1层土原
土承载力为100KN/M2,计算时按此考虑,不考虑土挤密时的承载力提高
(1)桩身及其布置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荷载试验确定,对于初步设计报告阶段,可按以下列公式估算:
RaupqsiliqpAPi1n;
式中: up——桩的周长,m;
qsi—-桩周第2-1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取11kPa; li——桩周第2—1层土的厚度,取4m;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
qp——桩端天然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摩擦桩时取0 kPa; AP——桩端截面积,m2; 每平方米所需桩数:nR/Ra
式中: R-—基地应力,取最大值100 kPa;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Pa;
根据以上公式,松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成果见表5-15。 表5-15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成果表
计算项目 桩的周长up 侧阻力特征值qsi 层土的厚度li 折减系数α 地基承载力qp 单 位 m kPa m / kPa 特征参数 0.4396 11 4 0.5 100 备注 桩端截面积Ap 基地应力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每平方米所需桩数n m2 kPa kPa 根 0.00785 100 19。34 5.17 取最大值 即按850×850mm梅花型布置 松木桩桩身尾径φ=14mm,单桩长4m,按850×850mm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2)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复合地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可按以下列公式估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
fspkmRa(1m)fskAP
式中: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面积置换率;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Pa;
AP-—桩端截面积,m2;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无实验成果时可取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以上公式,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成果见表5-15。 表5-15 复合地基承载力估算成果表
计算项目 单 位 特征参数 备注 面积置换率m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桩端截面积Ap 折减系数β 桩间土承载力fsk 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 / kPa m2 / kPa kPa 5。43% 19.34 0.00785 0.8 100 209。43 按850×850mm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取209 复合地基承载力209 kPa>基底设计值200 kPa,满足设计要求。 五、施工后注意事项
1、基础施工完毕后设置沉降观测点,注意观察基础沉降值,在俩个月内每周观测一次,如沉降值偏大需及时报告,以后一月观测一次;
2、构造加强,塔吊基础与筏板基础用两道暗梁连接 3、松木桩施工范围应扩大到设备基础外1米外。
复合地基验算 计算项目 桩直径 桩间距 单 位 m m 特征参数 0.135 0.353 0.371 备注 单桩承载力计算/木桩根数设计 计算项目 桩的周长up 单 位 m kPa m 特征参数 0。471 19 3 备注 等效影响圆m 直径 面积置换率m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 0.132 等边三角形侧阻力特征布置 值qsi 层土的厚度 li 按850×850mm折减系数α 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地基承载力qp 桩端截面积Ap / 0。5 kPa 197。503 0。0176 0。8 kPa m2 93 0。01767 178。18 24。68 7。217 取最大值 8 桩端截面积m2 Ap 折减系数β / 桩间土承载力fsk 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 kPa kPa 基底应力R kPa 单桩竖向承93 载力特征值kPa Ra 取249,大于每平方米所249。319 根 197。5 需桩数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