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来源:华佗健康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共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一篇略读课文《海的女儿》,一次习作“故事新编”,一个“语文园地”。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经常在听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自己非常想拥有一只宝葫芦。《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与孩子们共享花园。《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学生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1

四、课时安排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课时 《巨人的花园》2课时 《海的女儿》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2

课题 25 宝葫芦的秘密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教学目标 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 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 的宝葫芦。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 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拽 瘦 绍”,前鼻音“撵 舔”,后 鼻音“烫”。 另外,多音字“冲”在这里读“chòng”,还有一个读 音“chōng”,组词“冲动”。 (2)指导书写 (3)词语解释 劈面:迎面,正对着脸。 可怜巴巴: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3

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教学过程 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8】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宝葫芦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奶奶从小给我讲了许多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5.整体感知【出示课件9】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张天翼先生一道认识了传说中的宝葫芦有过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节课我们,来看看宝葫芦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深入探究

一、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王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张天翼先生走进宝葫芦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宝葫芦的神奇。 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一)学习第二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 1.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4

教学过程 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指导朗读第二部分:带着幸福、快乐的语气读出宝葫芦的神奇。 (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 注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 2.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因为听了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书:宝葫芦使人们 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3.【课件出示15】“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部分: 读读课文20-21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出示课件16、17】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2)帮助向日葵长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从这儿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好胜心很强,凡5

事比别人要好)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想要个宝葫芦。童话的故事好奇妙呀!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把宝葫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 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教学反思 课题 26 巨人的花园 6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 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 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 童话 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 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 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教学过程 人吧!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3、4】 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 “ 砌 啸 拆”都是左窄右宽,“ 允 禁 ”都是上 下结构的字。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 (1)洋溢:充满;广泛传播。充分流露、显示。 (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7

教学过程 (3)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快乐。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和没有了生机。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7】 (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王尔德先生一道欣赏了巨人花园多次变化的景象,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巨人花园里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那里的快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深入探究 8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巨人的花园,了解了巨人的花园里的景象在不断地变化,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赶紧走进巨人的花园里,再看个明 白吧! 二、品读课文,感知体验 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 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指导朗读第 一、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 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 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欢带领孩子一起到 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教学过程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 件10】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 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什么 样子的,并指导朗读。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性) (板书:冷酷、任性) 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 示巨人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 课件。【出示课件11】 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 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凄凉、 寒冷、孤独)

9

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出示课件12】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出示课件13】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现在的巨人花园真美好呀!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三、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春天到来了,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2.总结: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3.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课题

27 海的女儿 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港、宴”等13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3.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4.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重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人鱼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读过《海的女儿》 这个故事吗?请读过的同学说说这个故事。 2.【课件出示2】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对,这个图片画的是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3. 安徒生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2.在读书过程中,标记优美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不同意见可以与同桌交流。 3.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 注意读准翘舌音“圣 帜 陈”,前鼻音“宴 婚 讯 挽 ”,后鼻音“恒 港”。 1.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快速读读课文,这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如果让你给这个部分取个题目,你认为什么题目较合适? 预设: 11

教学批注

教学过程 (1)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2)王子结婚,美人鱼没有加害王子 (板书:王子结婚,美人鱼化为泡沫)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圈画出来,做一下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2.展示交流。 “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小人鱼很伤心,因为王子误会了这件事,明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却被认为是别人。 (2)这将意味着自己将会变为泡沫,将会死去。 “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 预设:这是小人鱼有了重生的机会,而选择放弃,为了她心爱的王子,宁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板书: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预设:这是一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小人鱼。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有一次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五、课文小结 1.这节课我们读了《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故事非常精彩、感人,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被小人鱼所打动。 2.学习了本文,你想对小人鱼说些什么? 1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善良姐姐们送来一把刀 勇敢 执著小人鱼化为泡沫 王子和公主成婚 课题 习作:故事新编 1.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2编完后,给故事配上插图,把习作贴在教室里的墙报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3.将真善美注入自己新编的故事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13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龟兔赛跑》的图片,指名学生讲 述故事内容。 2.同学们,这个故事还可以有哪些结局呢? 3.学生交流。 4.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当作家,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教学过程 二、设想故事结局 1.思考《龟兔赛跑》新结局。 2.学生交流。 三、展示想象,改换情节 1.学生自读文中新的故事结局。 2.想一想还会有怎样的结局。 3.学生交流。 四、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具体写作 1.选择自己读过的一个故事,想一想,故事会 有什么结局?又会有什么情节?如何写具体? 2.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 体。 五、学生自由习作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批注 1.交流、点评习作。 2.修改、完成习作 一、学生交流习作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习作好在哪里?作了那些更换?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写具体,怎样 创新的。 教学过程 4.提出修改建议。 二、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修改建议,找出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自己习作是否有符合习作要求。 3.修改习作。

14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习作。 三、习作例文 坐井观天 青蛙正在井里摇头晃脑地听音乐。 一只好奇的老乌龟寻声而来,探头招呼:“哦,青蛙,你在干什么呀?”“呵,是龟老爷子呀!稀客, 稀客。请进——请进来参观指导!”乌龟摇头晃脑地说:“你那小天地,我闭着眼睛都走得出来,还值得 参观啊?你看我,虽年老体衰,行走缓慢,可是我 因为到处走,增长了不少见识。你年纪轻轻,腿脚“你真是老古教学反思 麻利,何不向我学学呢?”青蛙笑笑:董呀!有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俺如今早就‘秀才不出门,尽晓天下事啦’!” 老乌龟直摇头:“唉,年轻人啊,不听教诲就罢了,还动不动就说大话……” 青蛙并不在意老乌龟的唠叨,拎着个小箱子跳上了井沿,打开箱子。老乌龟有些好奇,不无讥刺地问道:“这是什么?难道你就通过这小盒子知晓天下事?”青蛙说:“这叫手提电脑,只要接通网络后,就可以获悉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哪里还需要慢吞吞地行路去获知呢?那样太浪费时间啦!”青蛙熟练地操作电脑给老乌龟看,令老乌龟瞠目结舌,心服口服。青蛙笑道:“我知道你已经习惯到处行走啦,那是你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我将这手提电脑送给你,你就可以随时上网,想和我聊天,就QQ我一下。” 老乌龟半懂不懂地谢了,决定在井边暂住下来,以便拜师学艺。 点评:小作者结合时代特点,展开想象让青蛙成为了一只“足不出井能知天下事”的现代蛙。文章语言生动、诙谐,动作、神态描写真实、细致。文中还引用了名言及俗语,增强了习作的文字魅力。 四、欣赏习作 将习作配上插图贴在教室的墙报上,大家共同欣赏。

15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课题 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 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4.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 5.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词句段运用(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1.能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童话的体会和收获。 2.理解近义词意思的不同。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教学过程 二、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2】 读童话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 象,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还能感受到

16

教学过程

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并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想象,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1.读读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童话的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3】 预设: (1)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 (2)童话里的故事让人意料不到。 (3)童话有趣、充满幻想。 (板书: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有趣、充满幻想) 2.练一练:举例说明,其他童话也充满了奇思妙想。【出示课件4】 预设: (1)《拇指姑娘》中一个母亲得到了一个像大拇指这么大的姑娘,这位姑娘在百花丛中找到了自己的白花王子; (2)《小红帽》小红帽和外婆被大灰狼吞掉后,被猎人救出,剖腹后竟然奇迹生还。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1.出示:【课件出示5】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安.慰。 .◇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记了。 ..◇ 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怀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 2.读一读这些这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3.说一说,每组加点的词语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近义词)你能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吗?(板书:区别近义词)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17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6】 第一组中“慰藉”和“安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教学过程 别。“安慰”是语言上的,“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安慰不一定起到慰藉的作用。第二组中“忘记、忘怀”。“忘记”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时间等,如他忘记带钢笔;也指某种道理,如不能忘记这个深刻教训。“忘怀”对象指以往值得怀念的,有较明显的感情色彩,如难以忘怀,不能忘怀,多用于书面语。 (二)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课件出示7】 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 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 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 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1.读读上面的句子。 2.想一想,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8】 第一句描写了冬天里的雪、霜和北风。让人感到非常冷。 第二句抓住了冬天里的动物紫貂和黑熊,知道了它们过冬的方式都是躲在洞里,紫貂还出去捕捉食物,而黑熊则只好舔自己的脚掌。 第三句描写了北风呼啸,吹起雪花,各处积满了白雪的景象。 3.照样子写一写其他的季节。

18

描写夏天:【课件出示9】 (1)夏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瞧,一棵棵树长得可茂盛了,它们撑起一把把绿绒大伞,一片片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再看公园里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有灼灼如火的“洛阳红”,玉骨冰心的“夜光白”,端庄秀丽的“魏紫”,还有最美丽的“火炼金丹”……真是万紫千红,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2)夜晚,特别的安谧静美。知了睡了、青蛙也睡了。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像一位仙女,她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那位仙女一直望着我,向我絮絮低语。在她周围,许多调皮的小星星向我眨眼。 (3)瓦房前大多都有几棵长得郁郁葱葱的老树。几个老爷爷正坐在屋前老树底下,跷着二郎腿,悠闲地聊天。 (4)夏天是炎热的。红彤彤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大家都穿上了自己喜欢的背心、短裤。许多大人在树下谈话乘凉,一旁的小朋友拿着冰棍美美地吃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童话充满想象的特点,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学习辨析近义词,会抓住不同的景物、用不同的视角来描写同一季节。 第二课时 教学批注 教学内容 1.了解课本中描写冬天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其他 季节。 2.正确、规范、美观地在书签上写一句自己喜欢的格言。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 二、书写提示 做几个有趣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一句喜欢的格言。 出示:【出示课件11】 1.看提示旁边提示我们写书签时,要注意什么? (1)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19

教学过程 (2)字距要均匀。 (3)上下字要对齐。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板书: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字距要均匀 上下字要对齐 格式更美观 ) 2.写一写【出示课件13】 (1) 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四、日积月累 1.下面是关于读书的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 【课件出示14】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对这些警句的理解。 选代表展示自己对这些警句的理解。 3.教师讲解:【课件出示15、16、17】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意思是:年少时不刻苦勤奋学习,等到将来必有后悔之时。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迈步向前,不断进步就不迟。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意思是:读书初看是没有路可走,只有勤奋才能开创一条路。学习知识就如一个人身在大海中一样,只有在里面悟出道理,学为所用,这样就好比一条20

属于自己的船。知识转化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 4.把这些警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出示课件18】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9】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理解警句的大意,课下请同学们把今天的所学再复习一遍。 2.布置作业:会背会写日积月累,并动手写一个书签。 教学反思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