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
作者:黄传兵
来源:《中华民居·学术版》2014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事业对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被逐渐的运用到铁路项目建设中。铁路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贵州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情况,阐述了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铁路;建设;信息化;系统;管理 引 言
目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化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铁路事业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铁路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1 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要求
铁道部、路局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铁路建设而言,隧道施工安全一直是铁路建设风险管理的重点,以信息化实现超前预报、围岩量测的过程控制,成为了新形势下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面对铁路建设工程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建设速度快等特点,只有充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建设管理信息的高效集成、高速传递、充分共享,才能对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实施有效控制。 1.2 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要求
信息化也是提升铁路建设工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各参建单位人员在知识结构、管理经验、认识水平的差异,最终会在建设工程的安全、質量、成本、进度方面反映。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一个能涵盖工程管理各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才能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涉及的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实现高效、统一、规范、协调的管理和控制。 1.3 贵州铁路项目特点的要求
为了适应贵阳建设指挥部管理的项目多、距离远、人员少的特点,所管项目地处云贵高原、沿线山高谷深、岩溶变化频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复杂、桥隧相连、交通不便,通过采
用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遥感遥测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各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2 贵州铁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点
根据贵阳建设指挥部管理项目的特点,研究确定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课题研发,以满足建设管理需要。
(1)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隧道施工安全的凸显问题,为强化风险管理,课题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
(2)为加强现场监理的履责管理,课题开发现场监理管理设备(PDA终端)。 (3)为加强原材料进场监控与管理,课题开发拌合站、试验室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4)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重点开发、完善了检验批管理分析系统。 3 信息系统基本架构 3.1 硬件系统架构(见图1) 3.2 软件系统架构
贵阳建设指挥部信息化系统研究确定由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协同办公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和安全视频监测子系统。 3.3 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以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为信息系统核心,围绕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置远程视频监控、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2个功能模块;围绕进度、质量、投资控制设置14个功能模块;围绕远程视频会议设置远程会议、远程培训2个功能模块和协同办公模块。 4 信息化实施及应用 4.1 质量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原材料控制、工程过程试验及现场检查、工程质量验收等手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主要使用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块、监理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来完成此控制功能。采取对拌合站和中心试验室检测数据的采集并自动录入检验批,加强对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控
制;通过对监理人员现场及时签认检验批和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实现。如为了加强工程管理,更多的掌握工程进展的第一手资料,监控项目进展,辅助管理决策,研发专用终端PDA设备,开发监理移动办公平台以支持监理相关工作,引入身份验证、GPS定位等技术支持现场检查工作,可以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针对性验证;通过无线3G传输技术将数据及时反馈给信息系统控制中心,解决数据采集及时性问题。见图2。 4.2 进度控制的实施及应用
信息化进度控制主要通过收集各单位工程完成情况,系统自动汇总检验批完成情况,形成整个项目的实物进度报表,并以形象进度图的方式直观对重点桥、隧进行实物进度管理;通过网络计划的制作形成整个项目的时间进度图,对于项目的超前、滞后信息进行直观反映或报警。工程进度仅用传统进度报表的形式无法形象、直观的表达,施工单位在长期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按照设计或施工工序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工程完成进展情况,称之为工程形象进度。研发工程形象进度动态管理系统,对图形功能进行扩充,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状态。 4.3 投资控制实施
主要通过系统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计划统计、变更管理来支持参建各方围绕工程投资进行的相关业务活动,为控制投资提供基础支持。其它支撑模块包括设计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支撑模块。 4.4 施工组织设计动态管理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期控制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整个项目的指导性施组,并按照实际的工程进度调整,且可控可追溯;施工单位根据指导性施组,结合现场的环境及施工条件编制实施性施组,根据实际进度也可以调整实施性施组。研发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①以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为展示载体,提供指导性施组及实施性施组的导入和维护,支持对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与调整。②引入版本管理的概念解决施工组织调整带来的原有方案的追踪问题。③建立桥梁控制点及隧道控制点的进度分析模型,用于自动分析当前进度及计划进度间的差异。④与RCPMIS集成,实现形象进度图、横道图、曲线图、内业资料的无缝链接,便于施工管理和信息追踪,如图3为贵阳某工程桩基础施工进度曲线图。 4.5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实施
根据贵阳建设指挥部管理项目特点,按下列原则设置视频监控点,实现对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的监控监管:①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和1km及Ⅱ级以上的高风险隧道。②深水基础桥梁施工现场,大跨、连续梁等特殊结构桥施工现场,50m以上的高墩施工现场,新结构或其它复杂桥梁施工现场,靠近既有线、既有城镇道路及城区桥梁施工现场,制梁场,铺架现场。
4.6 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的实施
根据相关安排和要求,开发隧道围岩量测及超前预报监控系统,并应用于新建铁路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联络线梅家庄隧道。在软弱、破碎围岩及部分浅埋隧道地段应用自动量测手段,及时采集和预警围岩变形收敛的信息,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模块,实现地质预报的远程诊断和变形超标自动告警功能。在独头掘进3km以上的长大隧道应用施工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取代翻牌制度,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功能。在高瓦斯隧道,应用自动化瓦斯监测功能开展瓦斯动态监控和预警,实现瓦斯浓度超标自动报警功能,见图3。 4.7 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的实施
在铁路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工程项目对整个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而影响,所以拌合站、试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系统应运而生,用来进行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控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施工配合比的下达、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控、梁厂养护环境的监控、试块检验评定试验过程的监控,将“事后把关”的混凝土质量管理模式转向从源头上把关,实现混凝土质量全过程监控。 5 结 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是铁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上文所述,在贵州铁路建设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成功的探索出一条信息化建设道路。在铁路建设信息化建设中,各方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并且根据指挥部自身特点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加强推进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要坚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贵阳建设指挥部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达到标准化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12~13.
[2]吉章伟.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综合数据平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9080;56~57. [3]李洋,劉影,刘仍奎.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元数据问题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5期.34~35.
作者简介:黄传兵(1964-),男,汉族,四川纳溪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从事工作方向为铁路建设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