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人工挖孔技术有方便、可行、环保的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施工过程中,负责人还必须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质量。
一、人工挖孔桩技术特点
1、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与机器挖空技术相比,人工挖空技术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不会造成噪音,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施工成本。此外,人工挖孔桩技术灵活性较强,对周围建筑结构物的影响较小,节能环保,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设理念。
2、 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机器挖空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地址特点,还需要考虑机器占地面积、运输交通等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制约条件。而人工挖孔桩技术对人员、设备没有太高的要求,灵活性较强,使用与各类工民建工程施工。
3、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与地质、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施工现场地质结构复杂、场地面积过小,都会给建筑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施工质量,这也是采用机器挖空技术面临的难题。而采用人工挖空桩技术,能够根据场地地形条件以及地质情况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了挖空入岩深度的精确度,從而为工程施工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1、对测量定位和孔口施工的分析
为了确保桩位准确,按设计桩位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放线后,要报告监理验线复核后才能施工。在挖孔施工前,作好三通一平及桩区地表截水及防渗工作,先浇筑孔口混凝土,孔口比原地面高出10~20cm。根据建立的轴线控制网,结合施工图纸用经纬仪和50m 长钢尺测设出各纵横轴线。根据挖孔桩的直径和中心点砌井圈。井圈采用MU10 页岩砖M5 水泥砂浆砌240 宽,200mm 高,面抹水泥砂浆。在井圈上口和内侧面用红油漆标注出纵横定位中心线和控制标高,作为挖孔桩的开挖控制标记。以便施工过程中检查挖孔桩的垂直度、同心度和控制挖孔桩深度。
2、挖孔桩的开挖
挖孔桩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方法,每挖凿1.0m 进行垂直度和同心度校正,其挖孔桩的允许偏差必须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挖孔桩开挖过程中,派专人进行集中抽排水,采用污泥潜水泵抽水排出。挖孔内提渣采用沿挖孔桩纵向和横向布置钢管提升架,架上设置活动挂勾,采用钢筋辊辘提升。在提升架上遮盖塑料彩条布作为遮阳及防雨。挖孔桩作业人员上下采用φ12钢筋焊接钢爬梯若干榀,每榀长2m,步距0.3m,宽0.4m,采用挂勾式连接组合。
3、混凝土井圈护壁施工
桩孔为土层时每开挖1.0m 作混凝土井圈护壁,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护壁施工方法:待桩孔开挖修正后,立即进行人工绑扎护壁钢筋,所绑扎的钢筋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护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分节施工,每节高度1m,每节由四块组成,上小下大,其中一块为活动模板。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上各设两个半圆顶紧,不另设支撑。护壁混凝土浇筑采用铁皮自制活动锥形锅盖,浇灌混凝土时盖住桩身,使混凝土按要求进入护壁内。采用50 的振动棒捣实混凝土,浇筑口不小于125mm,护壁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4、钢筋笼制安
桩身钢筋按设计就地分段加工制作,每个节段长5-9 米,绑扎竖向固定箍筋可用电焊与主筋焊接,但点焊不能烧伤主筋。孔内有水,电源引入孔内,地面应装漏电保护器,钢筋笼周围用短钢筋支顶于护壁,控制钢筋笼稳定和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桩身深度超过10 米的由于地面绑扎钢筋整体吊装受空间限制,难度大。桩身钢筋的绑扎采用孔内绑扎钢筋笼。具体的做法为每侧先立3 根钢筋,竖向间隔2m 绑扎一圈箍筋,形成骨架,再逐根按设计绑扎主筋和箍筋。在绑扎安装时必须用鼓风机通过输风管向孔底强制送人空气或氧气;竖向主筋的搭接应避免设在主滑层上,主筋接头全部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避开弯矩最大处。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为170~190mm,导管对准桩孔中心,混凝土在导管中自由坠落,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孔底积水不超过50mm,浇筑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对孔壁的侧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以防水渗入孔内,桩顶2m 以下的混凝土利用其自由坠落捣实,在此线以上的混凝土必须采用φ50 插入式振动棒
振捣密实;混凝土采取连续分层灌注,每层灌注高度不得超过50cm。分层灌注桩身,分层捣实,直至桩顶;孔内混凝土尽可能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若施工缝不可避免时,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缝的处理,并在施工缝上设置上下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截面积按桩截面的1%设置;若在施工缝上设有钢筋骨架,则钢筋骨架的截面积可作为上述1%的配筋的一部分;若钢筋骨架的总截面超过桩截面的1%时,则不设置连接钢筋;桩顶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以避免出现塑性收缩或环向干缩裂缝;表面浮浆层采用人工凿除,使之与上部连梁连接良好。当自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若其上升速度(>6mm/min)时,则采用导管在水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浇筑混凝土前,孔内水位至少应与孔外地下水同高;若孔壁土质易坍塌,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0~1.5m;水下混凝土连续浇筑,直至浇筑的混凝土顶面高于图纸规定的截断高度,才停止浇注,以保证截面以下的混凝土质量。为确保桩的质量,浇筑混凝土时埋设探测管道,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采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查。
三、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桩的护壁施工,严格控制保证护壁的设计尺寸,土石方开挖后,班组先自检尺寸,现场施工部门再检查,对不合格达不到设计尺寸的进行修整。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钢筋严格按设计要求绑扎。模板安装严格控制保证设计桩尺寸,检查校正桩的轴线及桩垂直度。每道工序必须报监,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浇捣时,对工人进行交底,现场已设置计量器具和配合比标识牌,安排专人对现场混凝土浇筑进行监控和计量,并对混凝土取样留盘。混凝土浇筑必须机搅机捣,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按施工程序操作,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桩高临边,搭设1.2m高的脚手架,刷色杆绑扎安全密目网,进行临边防护。施工现场所有的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吊装设备必须是合格的机械设备,同时应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以防突然停电。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并随挖孔深度放长到工作面。
为确保挖孔桩周围土体和结构物的稳定,在孔桩周围布设观测点,派专人负责观测桩孔周围的变化,有大的变形,立即停止挖孔桩施工,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孔口四周2m 范围内不得堆放淤泥杂物,以防挤压塌孔。为防止地面施工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高出地面20cm,在井口四周必须设置脚手架防护栏杆上杆离地1.2 米,下杆离地0.6 米,并设18 厘米高的踢脚板,以防杂物的坠落。涉及孔桩较深,在井下作业人员下井时必须系挂安全绳有地面人员控制下放。
综上所述,人工挖孔桩不仅在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广泛应用,而且随着施工技术的改进,在有地下水、流砂层和岩溶地层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丽鸿.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5)
[2]戈首媛. 浅谈建筑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3(06) [3] 艾智.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