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5
主管护师分类模拟题75
A1/A2型题
1. 对于无症状HIV携带者进行免疫学检查的建议是
A.每2个月检查一次
B.每2年检查一次
C.每年检查一次
D.每3~6个月检查一次
E.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答案:D
2. 狂犬病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
A.肌肉组织
B.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
D.淋巴组织
E.结缔组织
答案:B
3.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犬
B.猪
C.狐狸
D.食血蝙蝠
E.病人
答案:A
4. 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粪-口传播
C.虫媒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血液传播
答案:D
5. 在被疑为狂犬病的小狗咬伤后,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挤出污血,尽快用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B.冲洗后用70%的酒精涂拭
C.冲洗后用浓碘酒涂拭
D.冲洗后的伤口尽早缝合包扎,以防细菌感染
E.用抗狂犬病血清在伤口处行浸润注射
答案:D
6.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
A.细菌
B.立克次氏体
C.病毒
D.螺旋体
E.支原体
答案:C
7. 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A.家鼠
B.黑线姬鼠
C.犬
D.猪
E.病人
答案:B
8. 流行性出血热受累最明显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
C.肝
D.肾
E.脑
答案:D
9.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各期的发展过程是
A.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E.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恢复期
答案:C
10. 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多出现在病程的
A.第1~3日
B.第2~4日
C.第4~6日
D.第4~8日
E.第5~8日
答案:C
11.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多出现在病程的
A.第1~3日
B.第2~4日
C.第4~6日
D.第5~8日
E.第7~10日
答案:D
12. 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三痛”是指
A.头痛、腰痛、四肢痛
B.头痛、腰痛、肌肉酸痛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头痛、腰痛、腓肠肌痛
E.腰痛、腓肠肌痛、眼眶痛
答案:C
13. 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三红”是指
A.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潮红
B.面部、颈部皮肤发红及结膜充血
C.颈部、腋下及背部皮肤潮红
D.面部、颈部及腋下皮肤潮红
E.颈部、胸部及腰背部皮肤潮红
答案:A
14. 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感染易发生于
A.发热期和低血压休克期
B.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
C.少尿期和多尿期
D.多尿期和恢复期
E.恢复期
答案:C
15.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关键的措施是
A.防鼠、灭鼠
B.防螨、灭螨
C.加强个人防护
D.疫苗接种
E.加强食品卫生
答案:A
16. 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细胞毒素
E.神经毒素
答案:A
17.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虫媒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
E.血液传播
答案:B
18. 伤寒的极期多出现于病程的
A.第1周
B.第1~2周
C.第2~3周
D.第3~4周
E.第4~5周
答案:C
19.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肝炎
E.中毒性脑病
答案:B
20. 伤寒病人的隔离期为
A.体温正常后5天
B.体温正常后5天,粪便培养阴性
C.体温正常后每5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2次阴性
D.体温正常后每5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3次阴性
E.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答案:C
21. 对于伤寒病人,为减轻其腹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停食牛奶及糖类食物
B.补充钾盐
C.肛管排气
D.松节油腹部热敷
E.给予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
答案:E
22. 对于伤寒缓解期的病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普通饮食
B.可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量
C.应由软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D.应给予高热量、少渣、不易产气的流质饮食
E.应给予清淡可口的流质饮食
答案:D
23.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出现里急后重感提示病变侵及
A.乙状结肠
B.直肠
C.回肠末端
D.升结肠
E.降结肠
答案:B
24. 下列表现中,不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特点的是
A.急性起病
B.腹痛、腹泻
C.里急后重
D.右下腹压痛
E.肠鸣音亢进
答案:D
25. 慢性细菌性痢疾是指病程超过
A.1周
B.2周
C.3周
D.1个月
E.2个月
答案:B
26.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大环内酯类
C.磺胺类
D.喹诺酮类
E.头孢类
答案:D
27. 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直接致组织细胞坏死
E.变态反应致细胞病变
答案:A
2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飞沫传播
B.玩具及用品传播
C.动物传播
D.食物和水传播
E.蚊子传播
答案:A
29.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经过及分期是
A.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B.前驱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
C.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D.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E.前驱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答案:C
30. 流脑病人最常见的皮疹是
A.斑疹
B.丘疹
C.斑丘疹
D.玫瑰疹
E.淤点和淤斑
答案:E
31. 护士为一位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肌内注射后,在处理用物的过程中不慎被注射器针头刺破皮肤,下列处理最适宜的是
A.碘酒消毒
B.应用干扰素
C.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E
32.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 4.5×1012/L,WBC 6.5×109/L,肝功能示ALT 760 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A.伤寒
B.急性食物中毒
C.病毒性肝炎
D.肝硬化
E.钩体病
答案:C
33.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发热、尿黄3天”,门诊以“病毒性肝炎治入院。对于该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是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体液隔离
D.虫媒隔离
E.接触隔离
答案:B
(甲型)”收
34. 患者,女性,29岁,因发热2天,伴乏力、尿黄,检查:ALT 1120 U/L,总胆红素70μmol/L,抗-HAV-IgM(+),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补充维生素
E.免疫治疗
答案:A
35. 患者,男性,24岁,3天前出现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尿黄而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此时该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措施是
A.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高热量、低脂饮食
C.高蛋白、低脂饮食
D.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
E.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答案:E
36. 患儿,男性,10岁,3周前曾因体虚、易感冒而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3天前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下降,查: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软,ALT 800U/L,抗-HAV-IgM(+),抗-HAV-IgG(+)。对于该病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排除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
B.可考虑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
C.正处于急性肝炎的恢复期
D.因注射丙种球蛋白而感染
E.既往曾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答案:B
37. 一位28岁孕妇,无自觉不适症状,孕期常规检查发现ALT 30 U/L、HBsAg(+)、HBeAg(+),对其新生儿宜采取的措施是
A.出生后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
B.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C.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
D.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
E.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半年内注射乙肝疫苗
答案:D
38. 患者,男性,49岁,2个月前因胃癌手术,术中输血400ml。近1周出现乏力、纳差,查ALT 300 U/L,总胆红素20μmol//L,抗-HAV(-),HCV-RNA(+),抗-HCV(+)。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你认为该病人感染丙肝的最可能途径是
A.术中输血
B.粪-口途径
C.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D.唾液传播
E.垂直传播
答案:A
39. 患儿,男,13岁,因“高热2天”于当年7月20日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对病人的做法正确的是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接触隔离
E.虫媒隔离
答案:E
40. 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于当年8月3日入院。查体:T 39.8℃,P 120次/分,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擦浴
B.冰帽降温
C.亚冬眠疗法
D.20%甘露醇静脉推注
E.立即腰穿,进行脑脊液的相关检查
答案:E
41. 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体:T 39.5℃,P118次/分,R 38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对于该病人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密切观察病情
B.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E.减少声光刺激
答案:C
42. 患者,女性,45岁,以“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查体:T 39.6℃,P 122次/分,BP 135/75mmHg,R 35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射迟钝,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经救治无效死亡。该病人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
A.高热
B.脑水肿
C.脑疝
D.中枢性呼吸衰竭
E.肺内感染
答案:D
43. 患者,男性,24岁,8年前发现HIV抗体(+),4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0~38.5℃,伴咳嗽、咳痰,入院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目前该病人的艾滋病分期最可能的是
A.潜伏期
B.急性感染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
E.典型艾滋病期
答案:E
44. 患者,男性,30岁,经商,因“反复发热,伴消瘦、腹泻1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艾滋病。护士在护理这位病人过程中不慎被针头扎了一下,以下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不用处理
B.立即去检测HIV
C.服用抗病毒药物
D.上报医院,等医院处理
E.立即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
答案:C
45. 一位35岁男性,不慎被自家养的小狗咬伤,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立即挤出污血
B.尽快用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
C.冲洗后用70%的酒精涂拭
D.冲洗后用浓碘酒涂拭
E.冲洗后的伤口尽早缝合包扎
答案:E
46. 一位54岁的女士,自家的小狗近日有些反常,比较兴奋,在准备带其去医院进行检查时,被狗咬伤腿部,伤口直径约2cm,比较表浅,为预防狂犬病而需接种狂犬疫苗,下列预防接种方案正确的是
A.0、3、6日各接种1针
B.0、3、7、14日各接种1针
C.0、3、7、14、30日各接种1针
D.0、3、7日各接种l针,半年后加强1针
E.0、3、7、14各接种1针,半年后加强1针
答案:C
47.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主因“发热3天,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腰痛”于当年1月23日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当地县医院。之后进行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就地诊治
B.立即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诊治
C.立即转入当地条件较好的医院诊治
D.立即给予免疫抑制剂
E.帮助病人积极寻找肾源换肾
答案: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