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24卷第l期 7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咨询过程的深度:一个三维模型的探索 朱旭江光荣。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通信作者E—mail:grjiang@mail.ccnu.edu.cn) 【摘 要】目的:检验江光荣(2005)提出的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方法:在本项心理咨询的过程 一效果研究中,选取28个咨询会谈,依据模型对录像资料编码,考察编码结果与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 度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有着不同的评价,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明显高于 咨询师[(4.95±1.12)VS.(4.23-4-0.94),P<0.05];咨询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和咨询师对会谈深度的评 价相关(路径系数为0.55,P<0.01),但与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在深浅不同的会 谈中三维模型各维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有不同特点,可以通过会谈曲线来了解咨询过程。结论:咨询过程深 度的三维模型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 【关键词】 心理咨询;会谈深度;三维模型;过程一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1—0007—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1.002 Depth of counseling process:exploring of a three-dimension model ZHU Xu,JIANG Guang—Rong School of Psych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ANG Guang一舶 ,E—mail:grjiang@mail.ccnu.edu.ca 【Abstract】0bjective:To test Jiang Guangrongg(2005)three—dimension model on the depth of counseling process.Methods:In this process—outcome research,28 sessions in a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were videotaped and coded in terms of hte mode1.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EM)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lle coding and counselors nad clients ev ̄uafion of the session depth.Results: 《1)Clients and counselors evaluated differently on the session depth,and clients evaluation was more posiitve than counselors [(4.95±1.12)VS. (4.23±0.94)。P<0.05];(2)The model was signiifcantly correlated with counselors session depth evaluation 【path coefifcient=0.55I P<0.01)。but not wiht hte clients';(3)The session curves describing each dimension changing over time had different patterns in sessions of different depth level,through which more about the counse— ling process could be known.Conclusion:The three—dimension model on the depth of counseling process has g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Key words】 counseling;session depth;three—dimension model;process—outcome research 在有关咨询过程的理论和研究中,一些因素被认 当事人的自我揭示被当事人认为是对咨询最有帮助的 为与咨询的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咨询中的情 因素 。最后是咨询过程中的此时此刻因素。当一 感因素,该因素很早就受到关注,只是不同流派倾向 个人总是过分注意过去和将来的情况时,别人是很难 于强调情感功能的不同方面…。不同理论取向的治 了解到他现在的想法和感觉的,其自身思想及情况的 疗师大都承认情感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引。其次 表露也是很低层次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治疗往往 是咨询过程中的个人化因素。个人化因素是指在咨询 很难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J。咨询过程中的此时此刻 中当事人能以较为个人化的方式与咨询师交流,提供 就是强调关注当事人现在的想法和感受,发展为一种 更为个人化的信息,从而与咨询师建立更为个人化的 咨询技术就是即时化(immediacy)。 联结。有研究表明咨询师和当事人都认为在咨询中提 以上述认识为基础,江光荣提出了一个有关咨询 供更具个人化意义的信息对咨询是重要的 J。与个 过程深度的三维模型【 ,3个维度分别是情感维度 人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自我揭示。在有些研究里 (非情感的一情感的)、个人化维度(非个人的一个 8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Vol 24,Nn 1,2010 人的)、时间维度(非此时此地一此时此地)。情感 维度指的是会谈集中在陈述事实、观点、看法等,还 是在表达情绪、感受。情感成分所占的比例越高,会 本研究只使用了深度性这一个维度的数据。这一 维度包括5对形容词,即询问填写者“这次会谈是: 有价值的一无价值的、表浅的一深入的、充实的一空 谈越深入。个人化维度指的是交流的内容是咨访双方 个人的还是非个人的。个人化的信息越多,会谈越深 洞的、无力的一有力的、特别的一普通的”。将5题 分数平均得到一个深度指标ID,I【)越接近7表示会 谈越深人。 1.3研究程序 1.3.1资料收集 入。时间维度指的是讨论的内容是此时此刻的,还是 过去或将来的。此时此刻的内容越多,会谈越深入。 把这3个维度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三维模 型。咨询互动的深度随着非情感一情感、非个人一个 在征得当事人及咨询师的同意后,对会谈进行录 人、非现在一现在的方向增加。 目前,咨询过程的深度还不算一个正式概念,缺 乏相关理论,此模型的提出与检验,可以增进对咨询 过程深度的了解。另外,已有研究表明会谈的深度和 咨询效果相关 驯,所以本研究也是咨询的过程一效果 研究(process—outcome research)的一个尝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1所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选取28个咨询会谈 为研究对象。会谈基本属于发展性咨询,主诉问题主 要包括人际关系、学习、情绪情感、自我概念等,排 除了涉及精神疾病和教育咨询的会谈。其他选取标准 还包括当事人同意录像、问卷填写完整等。会谈时间 在29—60 min,平均(48±8)min。当事人全为学 生,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l9人,高中生4 人,初中生1人;男生9人,女生19人;年龄15— 32岁,平均(21±4)岁。共有l3位咨询师参与研 究,每位咨询师提供1~3个会谈。咨询师情况:男 4人,女9人;已婚l0人,未婚3人;年龄24~53 岁,平均(37±10)岁;所有咨询师在研究进行时 至少有3个月的咨询经验,最长者有16年,平均 (4.0士4.9)年;心理咨询博士及博士研究生2人, 硕士及硕士研究生5人,硕士同等学历或通过咨询师 资格考试者6人;结合咨询师填写的问卷和所选会谈 的实际情况,4位咨询师以当事人中心取向为主,3 人折中,2人为心理动力取向,4人为认知行为取向。 1.2工具 会谈评估问卷(Sessio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SEQ)第5版。全卷分为2部分:(1)对会谈的评 价,包括深度性(Depth)和顺畅性(Smoothness)2 个维度; (2)会谈结束时的感觉,包括积极性 (Positivity)和唤起性(Arousa1)2个维度。问卷由 2l对形容词组成,7点评分¨ 川。本研究对该问卷 进行了翻译与回译。 音录像。每次会谈结束后,当事人和咨询师分开填写 SEQ问卷,并向其保证所填内容不会为对方看见。 1.3.2编制评分手册 结合录像资料(不包括正式研究数据),3位评 分者(心理咨询方向硕士研究生)经过反复讨论、 修改、试评,最终确定了三维模型各维度的评分原 则,并将其细化,形成评分手册。此评分手册还配有 一组录像片断,对每级评分的典型情况进行举例说 明,以方便评分者理解和参照。评分手册编制后,为 检验其客观性,随机选取了3个完整的咨询会谈,让 3位评分者依据评分手册对其进行独立评分,采用组 内相关系数( 系数)检验评分信度(表1)。 表1 3位评分者3次会谈(试评数据)三维模型各维度评分 信度(d系数) 注: ¥}P<0.001。 通常评分信度的可接受水平为0.7,有研究以此 作为训练评定人员的标准,若达到此标准就可以进行 正式数据的评定 。但若评定内容较为复杂时,评 分信度也常低于此标准_】 。虽然在试评中时间维度 的评分信度低于0.7,但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仍予 以接受。 1.3.3对会谈录像编码 对每个会谈录像从头至尾,以1 min为单位,参 照评分手册,分别在3个维度上做8级评分。所有编 码工作由一位评分者完成。为检验其评分的客观性, 在其所评会谈中随机抽取3个会谈,让另外两位评分 者重评,采用组内相关系数(仅系数)检验3人的评 分信度(表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24卷第l期 9 表2 3位评分者3次会谈(正式数据)三维模型各维度评分 信度( 系数) 做PIE模型,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模型 的结构,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得很好,表明数 据支持PIE模型的三维结构。 表3三维模型各维度与会谈深度的相关性(N=28),r 媳 咨 的 注: P<0.001。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 检验等。采用LISREL 8.3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 结果. 注:ID=深度指标(Index of Depth),为SEQ问卷深度性维 2.1咨询师与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 度得分; P<O.05, P<0.0l。 SEQ问卷深度性维度在咨询师填写的问卷中仅 系数为0.78,在当事人填写的问卷中仅系数为0.75。 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评价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r=0.10,P>0.05)。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 (4.95±1.12)明显高于咨询师(4.23±0.94)(t= 2.750,P<0.05)。 2.2模型检验 注:PIE=三维模型,PER=个人化维度,IMM=时间 2.2.1相关分析 维度,EMT=情感维度;图中数值为标准化的路 三维模型各维度、SEQ问卷ID值之间的相关性 径系数,均P<0.01。 见表3。模型3个维度之间存在中度以上相关,3个 图1模型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维度和咨询师对会谈深度的评价呈统计学意义相关, 2.2.3模型的效度 但与来访者对会谈深度评价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鉴 于来访者II)值与其他所有变量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 采用SEQ问卷中深度性指标ID来检验模型的同 时效度。PIE模型与II)之问的关系如图2所示。模 义,以下分析中的II)值只使用咨询师的数据。 型的拟合指标:x /df:1.23,RMSEA=0.092, 2.2.2模型的结构 取3个维度的首字母,将会谈深度的三维模型叫 NNFI=0.87,CFI=0.91,IFI=0.92,表明模型 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 注:PER=个人化维度,IMM=时间维度,EMT=情感维度,PIE=三维模型,ID=深度指 标;图中数值为标准化的路径系数,均P<0.01。 图2 PIE模型与SEQ深度性指标ID的相关性 10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Vol 24,No.1,2010 2.2.4限制性模型 侯杰泰等建议对于小样本研究,除原有模型外, 通常都应当采用限制同一因子的负荷相等的策略,再 运算一次。限制性模型中因子的相关应与原模型相 近,但前后两个模型的因子负荷,则可能略有不同。 这种方法可增加对结果是否恰当的了解¨ 。对图2 模型,限制PIE因子和ID因子的负荷相等,再运算 遍,结果如图3所示。与原模型相比,限制性模型 一的因子相关和各因子的负荷变化不大。这说明虽然本 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各因子的测量指标较为可靠,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样本量偏小所带来的数据的不 稳定性。 注:PER=个人化维度,IMM:时间维度,EMT:情感维度;图中数值为标准化的路径系 数,均P<0.01。 图3 ID—PIE的限制性模型 且幅度很大;(2)曲线非常平直,但维持在一个较 低的水平上(如图5所示)。3个维度的变化曲线基 本相似,以个人化维度为例,只是因为这几条曲线恰 好比较典型。 3讨论 3.1咨询师与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评价 本研究表明,咨询师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知觉 会谈时间/arin 图4较深入的会谈曲线 和评价不同,当事人对会谈深度的知觉要高于咨询 师。已有研究表明,在以会谈为单位的研究中,当事 人倾向于做出比咨询师更为积极的评价¨0,H】。这可 能是因为相对于咨询师而言,当事人对会谈的评价更 易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咨询关系的影响。 另外,在会谈中的安慰、再保证等虽对咨询的长期效 2.3会谈曲线 为得到一次会谈中各维度随时问的变化曲线,以 会谈时间为横坐标,各维度每分钟的评分为纵坐标作 图。将各维度平均评分最高和最低的3条会谈曲线进 行比较。结果显示,评分较高,或者说用三维模型衡 量较为深入的会谈,各维度的变化曲线有以下两个特 征:(1)曲线跳跃幅度不大,相对连续;(2)整体 水平较高,且有逐渐深入的趋势(如图4所示)。而 评分较低,或者说用三维模型衡量较浅的会谈,各维 度的变化曲线有以下两个特征:(1)曲线上下跳跃, 果并无益处,但却有可能提高当事人对本次会谈的评 价。 在Stiles和Snow的研究中,咨询师和当事人对 会谈深度的评价相关也很低 引。他们认为这是因为 研究中的咨询师大多为新手(与本研究相似),更容 易将会谈看成是平淡无奇的,并认为随着咨询师经验 的增加,对会谈的评价会更加接近当事人。但也有研 究者认为,事实上咨询师根本不知道在当事人眼里什 么样的会谈是更有价值的,当事人和咨询师对什么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第24卷第1期 11 深入的会谈有着不同的概念 。咨询师的评价往往 异有关联,会谈效果和咨询长效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 和一定的理论相关,而当事人的评价则更感性些。咨 步探索 m 。 访双方对会谈的评价差异与对最终咨询效果的评价差 1 4 7 1O l3 l6 l9 22 25 28 3l 34 37 40 43 46 49 会谈时间/arin 会谈时间/arin 图5较浅的会谈曲线 3.2模型的检验 式。本研究显示深入的会谈曲线相对连续,且有向前 在本研究中,模型的情感维度、个人化维度和时 推进的趋势,表明咨询师在多数时间里紧跟当事人, 间维度只与咨询师对会谈深度的评价相关,与当事人 会谈逐渐深入。较浅的会谈则情况相反。第一种情况 对会谈深度的评价无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当事人和咨 图5中出现几条基线,最上面一条(评分:5)代表 询师对会谈深度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概念。会谈由专家 当事人的自我揭示,下面两条(评分=3和评分=2) 依据模型所评,与咨询师对会谈的评价应有更多共同 则是咨询师的解释、指导等,整个曲线在这几条基线 之处,因为两者都受到专业理论的影响。也就是说, 之间来回跳跃。可以想象这次会谈的过程:每当当事 本研究所要检验的会谈深度的三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 人做了一段自我揭示(评分较高),咨询师就会用一 得到了咨询师的认可,而当事人心中也许有一个不同 段询问、指导、解释(评分较低)等将曲线拉下来, 的评价模型。 这样反反复复会谈自然无法深入。另一种情况(图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知觉的突出性原则,也 5)是一条直线贯穿始终,但水平很低(评分=3)。 就是说会谈中的一些特别深入的片断,哪怕只有那么 即使考虑到话题的原故,如讨论学习方法等,典型的 几分钟,也可能会对当事人或咨询师对整个会谈的评 情况仍是咨询师就一问题长篇大论,而将当事人扔在 价产生决定性影响。据此假设,本研究抽取每次会谈 一边。这样的会谈单调乏味,自然也无法深入。 中评分最高的1 min、3 min、5 min的数据,重新验 三维模型关注的是会谈中一些特定成分对咨询过 证模型。结果无论是使用咨询师的数据还是来访者的 程的影响,是一种静态的元素分析,指出了会谈分析 数据,模型的拟合、PIE与ID之间的相关都没有原 的对象。而会谈曲线则是对会谈中这些特定成分变化 来的好。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会谈中的突 趋势的动态描述,是对三维模型成分分析的进一步补 出效应对咨访双方会谈深度的评价产生影响。其原因 充。这种分析会谈的方法还可用于其他有关咨询过程 既可能是当事人和咨询师的评价的确是基于整个会谈 的研究。如会谈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会谈中咨询 的平均水平,也可能是会谈中这些片断对当事人和咨 师与当事人的同步性,而同步性又往往和同感理解联 询师的影响在他们填写问卷时已无从区分。 系在一起,那么会谈曲线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 3.3会谈曲线 次会谈的整体同感水平。 会谈曲线是在模型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咨 3.4样本 、 询的微观过程,帮助了解会谈中咨访双方的互动模 在自然条件下,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编码 12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Vol 24,No.1,2010 分析的研究由于取样困难、工作量巨大,常使得样本 量无法太大,多数研究只有几十个样本,如Wiser和 Goldfried的研究¨ 。但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而 1999,46:317—324. [6] 钱铭怡.心理咨询中的即时化技术[J].心理与健康, 2005,3:46—47. 言,侯杰泰等建议大多数模型需要至少100到200个 被试。容量少于100的样本,所产生的相关矩阵不够 [7] 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79—80. 稳定,使得结构方程分析结果的信度降低 1 。在此 情况下只有使用较为可靠的测量指标,用因子的稳定 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样本带来的数据的不稳定性。 [8] Mallinckrodt B.Session impact,working allince,a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brief counseling[J].J Counsel Psy— cho1.1993,40:25—32. [9] Reynolds S,Stiles WB,Barkham M,et a1.Acceleration of changes in session impact during contrasting itme limited 限制性模型的检验结果增加了对本研究结果的信心。 本研究的样本是较为同质的,如咨询师多为硕士 psychotherapies[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96,64: 577—586. 水平的新手,当事人全为学生,会谈内容基本是发展 性的,所以对结果的推论应该谨慎。检验一个理论需 [10]Stiles WB,Snow JS.Counseling session impact as viewed by novice counselors nd atheir clients[J].J Counsel Psy— chol,1984,31:3—12. 要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比如看换用不同的咨询师,在 不同的研究情境中能否得到相似的结论。所以本理论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 致谢:感谢崔风华、郭晓丽和周霞在评分手册的编制和 会谈编码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 [1 1]Stiles WB,Snow JS.Dimensions of psychotherapy session impact across sessions and across clients[J].Br J Clin Psychol,1984,23:59~63. [12]Elliott R,Filipovich H,Harrigan L,et a1.Measuring re. sponse empathy: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component 参考文献 [1]Greenberg Ls,Safran JD.Emotion in psychotherapy[J]. Am Psychol,1989,44:19—29. rating scale[J].J Counsel Psychol,1982,29:379— 387. [13]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7,133—134. [14]Dill—Standiford TJ,Stiles WB,RorerLG.Counselor-client [2] Clarke KM.The creation of meaning:An emotional pro— cessing task in psychotherapy[J3.Psychotherapy,1989, 26:139—148. agreement on session impact[J].J Counsel Psychol, 1988,35:47—55. [3】Taurke EA,Flegenheimer W,McCullough L,et a1.Cha— nge in patient affect/defense ratio from early to late ses— [15]Wiser S,Goldfired MR.Comparative study of emotional experiencing in psychodynamic-・interpersonal and cogniitve・- sions in ef psychotherapy[J].J Clin Psychol,1990, 46:657—668. behavioral therapies[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93, 61:892—895. [4] Martin J,Stelmaczonek K Participants identiifcation and recall of importnta events in counseling[J].J Counsel Psychol,1988,35:385—390. 编辑:石川 2009—01—09收稿,2009—05—18录用 [5]Paulson BL,Truscott D,Stuart J.Clients perceptions of helpful experiences in counseling[J].J Counsel Psychol, 更 正 发表在的本刊2009年第23卷第1O期第718—723页的论文《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认知功能与吸烟行为间的关系》,第一作 者王志仁,基金项目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2007CB51230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基金(20061D0301400098)。特此更正, 并就本刊排印中出现的上述遗漏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