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论文: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源溯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世界各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对体育课程变化规律和内涵进行追溯并探究其发展方向,从而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发展
the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s source traces with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lan jun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s various countries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union educa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carries on to the sports curriculum change rule and the connotation traces and inquires into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us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our country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依据2010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较为清晰的
发展思路和定位。自2001年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标的学科内涵, 逐渐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课程体系接轨,强化创新教育现代思想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革命。但在10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和显示出许多矛盾和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阻碍和制约改革的实施。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世界教育改革背景和体育课程变革的历史回溯,为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又是全面构筑我国体育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系的需要。
1 全球教育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回溯
社会在不断变革,自20世纪至今,世界各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教育改革。而在几次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始终是核心。
第一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地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杜咸的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教育几十年,而且影响到世界各国。
第二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1957年的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促进了这次改革。使美国学术界许多人士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进行了深层思考并提出了强烈的批评,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提出了一系列课程改革计划。60年代初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兴起并成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内外部诸多因素.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非健康行为引起的现代生活方式病,也称现代文明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使人类身心不能应付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刺激(诸如社会运转节奏的加速,竞争程度的提高,个体心理环境的紧张以及拥挤、噪音等),对生活事件产生某些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不良反应的结果,心血管系统、癌症、脑血管、心理等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等。青少年儿童的情况更另人担忧,根据美国近十年来所做的每一次健康调查材料,确凿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全国学校青少年的健康水不平不断下降。5-8岁儿童中,40%存在着肥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问题,而这些都是导致心脏病的因素,从而引起动脉硬化并
导致心脏病。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近几十年来,各国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逐渐增和改善,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公开信“国家处境危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就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美国朝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1991年布什总统提出的“2000年教育规划”和克林顿总统完成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与此同时,日本、英国、法国也在进行教育改革。
2 世界各国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及外延目标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保健教育),在整个教育课程中都包括了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改革。其主要的模式有三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是将健康与体育课程合二为一设为一门课程。日本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坚持体育与健康相结合。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行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日本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科目在初中阶段是冠以“保健体育”实实在在的科目。保健知识和体育一
起列入教学大纲。“身体教育是促进身体发育的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两者在以身体为对象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保持健康。初中三年的保健体育总时数260—295课时,保健占55课时;高中的保健占保健体育总学时的1/3,并按独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教学工作由体育教师担当。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注意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学将体育健康课程合并,由体育教师来任课。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分设。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颁布的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包括体育课程国家标准和健康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强调了四项发展目标: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六项基本技能: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体育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游戏、舞蹈、体操、游泳、竞赛、体现冒险精神的活动等知识、技能与理解的目标。健康教育课程特别强调,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公民形象;建立健康而安全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将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分设两门课程模式。
俄罗斯在1992年制定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在这一标准中除了身体发展与运动技能标准以外,也规定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卫生、饮食、休息的知识: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的身体调节和自我调节方法等。与此同时,俄罗斯还专门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伤害与攻击等知识,并形成应变所需要的能力。这两门课程基本上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3 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方向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的演变,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趋势:随着教育思想由阶段体育向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思想转变;课程理念由学科主义向人本主义课程转变;体育课程目标由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向重视健康方向转变;课程改革由教学任务向课程目标转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合二为一,并认为“没有体育活动课程的教育计划将与增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失败相联系”。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并将此作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成 西部地区学校体育改革非均衡发展的成因与对策 继续教育研究 2011.03
[2] (美)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顾明远 《21世纪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2001.中国教育坛”》 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第四期
[4] 季浏 胡增郓 《体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5] 任长松 《走向新课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6] (美)戴布拉艾米顿 《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 新华出版社 1998年
[7] 杨成 李国义 中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体育学刊 20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