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铜雀台
2013年2月15日夜,观《铜雀台》而有感:
引子:
东汉末年,曹操掌控汉室大全,携天子以令诸侯,国舅若干拥汉室帮派欲谋诛杀曹室全族。
操与丕
曹丕意在拥其父曹操称帝,并强行与汉献帝刘协皇后发生关系,事后皇后以美色引诱曹丕弑父,不得。曹操揭发皇后及国舅帮派暗杀曹氏的阴谋,车裂国舅,令曹丕刃皇后,曹丕于心不忍,问献帝之意,欲以先帝之名赦皇后为由免其不死,殊不知献帝知晓曹丕与皇后有染之事,允曹操除皇后的安排,曹丕大悲。曹操见曹丕,质问弑父之实,并以射杀侍从警示曹丕,曹丕大惊,感恩曹操并忠心、竭力辅佐曹操完成统一大志。
献帝与吉太医
献帝与曹操太医吉太医呕心沥血十年,酝酿诛杀曹氏家族,并安排灵雎与穆顺接近曹操,并借机暗杀曹操。灵雎通过与曹操的相处和了解,对暗杀曹操的动机与目的产生怀疑,一心欲与灵雎比翼双飞,穆顺暗杀曹操失败后,对曹操深明大义而有所感悟,并以放灵雎为由愿做为曹操赴死,灵雎不知于城门外误杀穆顺,雎悲痛欲绝。献帝、吉太医诛杀曹操计划失败,吉太医自尽。曹操兑现对穆顺的承诺,好生安排灵雎,灵雎已心死,并与死去的穆顺骑马坠崖,曹操大悲。
曹操
信任
曹操戎马一生,成就浩大家业不易,一切都源自于曹操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儿子曹丕。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皆有防备之心,使得献帝、国舅、皇后等人的密谋无法得逞。
仁爱
曹操一生非常爱才,特别是对云长的敬重与惜爱之情,对云长的战死沙场十分痛惜,以帝王之礼后厚葬之,就像曹操对灵雎说的那样:“孤一直以为孤是神,其实云长才是真正的神!”。曹操于铜雀台修筑剑冢,祭放敌友将才的兵刃,并不时去剑冢转悠,回顾和祭拜那些已故的千载难得的将才们。
重情
如《曹操传》里描述的,曹操曾自嘲“孤好色”,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亦是如此,曹操曾与吕布之妻貂蝉曾有一夜夫妻之情,并十分流恋貂蝉的美色,在刺杀董卓失败后,让当时为董卓的义子的吕布抱得美人归。在吕布为曹操所擒之时,貂蝉下落不明,此为曹操人生一大憾事,在斩杀吕布之时,貂蝉接下侩子手斩下的吕布人头,消失在茫茫人海,在场将士无不目瞪瞠舌,另曹操对貂蝉另生崇敬之情。十余载后,吉太医安排貂蝉之女灵雎为曹操左右,通过灵雎的长相与胸前的玉佩识得灵雎乃貂蝉之女,并包容灵雎杀曹之心、之举,善待貂蝉之后,深信,既无穆顺的以死相托,曹操也会好生相待灵雎,后灵雎与穆顺马坠绝壁,曹操痛心疾首,自认为愧对吕布、貂蝉夫妇。
远大抱负
电影的结尾,曹操问献帝,为何要如此对待我?献帝说,朝中的任何事都由你曹操做主,我堂堂一个皇帝什么决定都做不了,祖辈们打下的江山面临易姓的境地,我再不做任何行动大汉即将面临灭亡的危险。曹操说:如果你是一个开明、治国有方的好皇帝,诸如高祖、武帝,百姓安居乐业,我何必如此忧国忧民?我甘愿做一名辅佐圣上的一名好的帮手,如今三国鼎立,孤年过花甲,只是遗憾未完成统一的大愿……
感
《铜雀台》或许未真正从的历史角度客观去反映一个时代、一位枭雄的传奇故事,但是我们对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了解仅停留在正史的描述与记载,人都有私心、都有欲望,我们这代人对于历史缺乏真正的了解,教科书告诉我们,曹操是个反面人物,但是在那个年代、那种环境里面,有谁能分得出好与坏呢?战争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
我敬佩曹操的爱才、重情、远大的思想抱负、深沉的性格,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事业,都应该学会更好的去经营我们的人生,一个想要做大事的人必须在奋斗的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明确自己的目标、拥有豁达的胸怀和爱才之心等等,但是我们在做任何事、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任何目标的时候,都要明确自己在达成和实现目标时所需的技能与可能牺牲的一切,这样我们才能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行!
人生小舟驶抵而立之年,回首走过的二、三十载,扪心自问,曾挥洒了很多的激情与汗水,换来一些认知与卑微的财富,在面临很多选择的同时得到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家庭的需要与未来的发展,我毅然抉择了家庭,忠孝两难全,很感激人生的道路上给我机会与平台的长辈们,曾辜负了你们的苦心栽培与爱护,辜负了自己的美好梦想!人生不过
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奢望名垂千古,只愿在有生之年随波逐流…
…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只为活着,寻觅生活何其难!觅得知己,难于上青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