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合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合(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 40÷5= 840—800= 70—5=
9×7= 63÷7= 600+270= 500+80=
51—6= 0÷4= 100—26= ( )—340=260
49÷7= 157+43= 120—80= 35—4×8=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 ② 2040 ③ 2400 ④ 2004
2、550比150多( )① 600 ② 700 ③ 400 ④ 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 10 ② 100 ③ 1000 ④ 10000
4、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 )① 3001 ② 2900 ③ 3100 ④2999
三、填空。(30分)
1、按规律填数。
)
( )、596、( ) 598、( )、( )、( )
2、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二十七( ) 三千零四十( ) 九千三百( ) 五千零四( )
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 )5812读作( )
4、 2时=( )分 180秒=( )分 1分=( )秒
5、6705是( )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最低位的数字是( ),表示( )个( )。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 )〈( )〈( )〈( )。
8、7乘以4的积是( ),再减去18,差是( )。
9、在○里填上〉、〈或=。 2时○120分 40秒○1分
42—18○35 35○48÷8×5
24+17○39 70+90○160 38+25+20○85
10、6503=( )+( )+( ) 8001=( )+ ( )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 )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 ),604比338多( )。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68+354= 1075—467= 378+4715=
五、应用题
1.李大伯去年收获稻谷512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获768千克,今年收获稻谷多少千克?
2.化肥厂二月份生产化肥3260包,三月份比二月份少生产136包,三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包?
3.同学们搞卫生,20个男同学,22个女同学。如果每7个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同学们画了42张画,贴在一楼8张,贴在二楼的张数和一楼同样多,还剩多少张没贴?
5.一堆砖有276块,搬走98块后又运来156块,这时这堆砖有多少块?
六、选做题
1、果园里有梨树27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46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2、渡江轮船上午载客1105人,下午载客1256人,晚上载客742人,全天共载客多少人?
七、思考题。
学校开联欢会,要搬10张桌子。每个老师搬一张,两个同学抬一张。现在有3个老师,还要多少个同学才能一次搬完?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合(二)
一、判断题: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 )里最大能填几?
6×( )﹤45 ( )×4﹤39
二、填空:
1、3的8倍等于( )的( )倍。
2、一个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这些面的角都(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是真角)
3、要搭一个大正方体模型,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模型。
4、角有2条( ),1个( )。
5、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是( )。
6、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它相对的两个面形状( ),大小( )。
7、正方体有( )个面是( )的正方形。
8、( )-25=72
9、( )÷8=4……( ), 余数可填( )。当余数是3时,被除数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三、分拆成乘与加(减):
□□□□ □□□□ □□□
( )=( )×( )+( ) ( )=( )×( )-( )
四、 不计算,选择合适的符号(﹤、﹥或﹦)填在( )里
89-25-15( )89-5×7
五、对和打“√”,错的打“×”
1、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六、解决问题
1、小丁丁、小胖、小亚三人从书架上拿了9本书后,书架上还有6本书,原来书架上有几本书?
2、筐里有50个桔子,最少拿出多少个就正好分给8个同学?
3、6元一支笔,40元最多买多少支笔?
4、先填最小的除数,再填被除数
( )÷( )=9……7 ( )÷( )=8……5
5、学校合唱队排练节目,一行站8人,有5行,欢欢是指挥,乐乐是伴奏员,学校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一)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有40人,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 数量
牛奶 18盒
酸奶 24盒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一)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 数量
牛奶 18盒
酸奶 24盒
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8÷3=6(天)
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38÷4=9(辆)……2(个)
错因分析:没有能正确理解“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的意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二)
一、判断题: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二、( )里最大能填几?
6×( )﹤45 ( )×4﹤39
二、填空:
1、3的8倍等于( )的( )倍。
2、一个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这些面的角都(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是真角)
3、要搭一个大正方体模型,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模型。
4、角有2条( ),1个( )。
5、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是( )。
6、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它相对的两个面形状( ),大小( )。
7、正方体有( )个面是( )的正方形。
8、( )-25=72
9、( )÷8=4……( ), 余数可填( )。当余数是3时,被除数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三、分拆成乘与加(减):
□□□□ □□□□ □□□
( )=( )×( )+( ) ( )=( )×( )-( )
四、 不计算,选择合适的符号(﹤、﹥或﹦)填在( )里
89-25-15( )89-5×7
五、对和打“√”,错的打“×”
1、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六、解决问题
1、小丁丁、小胖、小亚三人从书架上拿了9本书后,书架上还有6本书,原来书架上有几本书?
2、筐里有50个桔子,最少拿出多少个就正好分给8个同学?
3、6元一支笔,40元最多买多少支笔?
4、先填最小的除数,再填被除数
( )÷ ( )=9……7 ( )÷( )=8……5
5、学校合唱队排练节目,一行站8人,有5行,欢欢是指挥,乐乐是伴奏员,学校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三)
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谁买的胶卷合算,为什么?
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4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
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是用的8倍。原来有油多少升?
4、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还多5岁。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5、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
6、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
7、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8、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
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三)
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谁买的胶卷合算,
为什么?
小红买的合算,13<18
错因分析:没通过计算直接看数据而得出错误结果。
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4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
6×8=48(棵)
48+4=52(棵)
错因分析:4个班就应为4个48,属没理解乘法的意义。
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是用的8倍。原来有油多少升?
28×8=224(升)
错因分析:还是属于读题不完整,没看懂问的是什么。
4、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还多5岁。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7×8+5=61(岁)
错因分析:只完成了一半,求出了爷爷的年龄,没有仔细读问题“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5、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
30×60=1800(小时)
错因分析: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6、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
520-480=40(米)
错因分析:此题分析时最好画草图,理解方位,就非常直观了。
7、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31÷7=4……3
错因分析:算式正确,但没算完。应再列: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8、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
158-63=95(人)
错因分析:没理解题意,“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说明新林村的人数比青山村人数多,应该用加法计算。
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
少本书?
40÷5=7(本)……5(本)
错因分析: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40÷5=7(本)……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题思路(四)
易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 )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 )张1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