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选择题篇558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选择题篇558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选择题篇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B.南望王师又一年(全国的军队) C.短笛无腔信口吹(随意) D.童孙未解供耕织(从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解答此题,要结合所给句子理解。B项错误,本句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南望:远眺南方。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2、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视之,形若土狗。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A 视之,形若土狗:再仔细看它,形状像蝼蛄。若:如,好像。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

2020

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若:好像,如。C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若:代词,你,指陈胜。D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若 :好像,像……一样。故选C。 3、下列四字成语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 ) A.指鹿为马 自相矛盾 B.刻舟求剑 夸父追日 C.杯弓蛇影 守株待兔 D.掩耳盗铃 开天辟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A指鹿为马:出自历史故事,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自相矛盾:出自寓言故事,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B刻舟求剑:出自寓言故事,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楚王/赐/晏子酒 B.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圣人非所/与熙也 【答案】D 【解析】

2

2020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响竭行云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精兵简政 豁达乐观 C.春意盎然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D.NO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课下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A 金壁辉煌——金碧辉煌 ;响竭行云 ——响遏行云B 走头无路 ——走投无路 6、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楚王/赐/晏子酒 B.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圣人非所/与熙也 【答案】D 【解析】

7、下列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3

2020

C.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它香气弥漫,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D.NO 【答案】C 【解析】

8、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插说内容 D.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答案】A 【解析】

9、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经济形态。下列不属于循环经济做法的是( )。

A.变单程式经济为循环式经济 B.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 C.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 D.退田还湖、退耕还林 【答案】C

4

2020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循环式经济”、D项“>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符合“>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B项“>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符合“>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而C项“>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与“>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不符,故正确选项为C。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真谛。 B.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人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乘风破浪。 C.我的朋友容容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D.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同学们的篮球运球水平大大增加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A 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即可。B 前后矛盾。可把“风平浪静”改为:汹涌澎湃。C 无误。D 用词不当,应把“练习”改为“锻炼”。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太阳》一课开头引用“后羿射日”的传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B.《松鼠》主要是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性格和行动特点。

C.《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重点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D.《风向袋的制作》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写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5

2020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再结合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仔细的核对,做到信息与原文一致。D选项中《风向袋的制作》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写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用“尊君”“令堂”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慈”称自己的父亲。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尚书》《孟子》合称为“四书”。

D.《无常》记述了“我”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答案】D

【解析】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B“家严”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故选D。 1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明朗——晴朗 B.憧憬——期待 C.凌乱——杂乱 D.忐忑——淡定 【答案】D

6

202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时,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辨析所给词语是否是近义词。A明朗:很容易理解;清楚明白。未被遮蔽;无暗影。明显;清晰。晴朗:阳光充足,没有云雾。该组词语为近义词。B憧憬:向往。期待:期盼;等待该组词语为近义词。C凌乱:杂乱而无条理。杂乱:繁杂而凌乱。该组词语为近义词。D忐忑:心神不定的,七上八下的。淡定:冷静,镇定。该组词语为反义词。 14、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哪里来的?( ) A.变出来的 B.买回来的 C.和别人换的 D.拿别人的 【答案】D 【解析】

15、将“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①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③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④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答案】B

7

202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排列的理解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将“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在“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和“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介绍完读教科书是必需的,再介绍读书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最后进行转折,表示读书不应只停留在教科书阶段,是更进一层的意思。因此答案为B。

16、花花因为什么事成了唏哩呼噜的好朋友.( ) A.当保镖 B.打老虎

C.吃了两只耗子 D.NO 【答案】C 【解析】

17、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牵牛花凌晨四点开放。

B.早上五点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 C.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D.昙花在晚上八点开放。 【答案】D

8

2020

【解析】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岁,“桑梓”指的是故乡,常用“烽烟”代战争,“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学生。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依次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答案】D

【解析】D有误。依次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故选D。 19、下列诗句不是写传统节日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答案】C 【解析】

20、“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和这句话意思一样的是( ) A.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用得着飞那么远。 B.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9

2020

C.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吗? D.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答案】B

【解析】本题要考查学生反问句转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据此,删除反问词“还……吗?”,加入否定词“不”,问号改为句号即可得到答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故选B。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