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留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析留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竹县高穴小学 张显军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

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留守学生行为习惯概述

1、学习成绩欠佳。根据问卷调查表明有34.50%“留守生”表示监护人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75%,其中有23.5%成绩很差。

2、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生”违规违纪现象多。有11.25%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有66.5%的学生表示自己偶尔会违反学校纪律,有25 %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打架、偷盗等行为。

3、“留守学生”的生活负担明显加重。有43.2%的学生反映,家务负担过重,对自己的学习有较大影响。

4、留守学生的情感得不到满足。留守学生由于和自己的父母离得远,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他们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高于非留守学生。

5、留守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留守学生大多数正处

于7-15岁之间,是学生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与父(母)一方分离,在性格,脾气的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由于受不到父母的影响或受一方影响,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有些男孩子软弱、胆小,没有男子汉的气概。部分孩子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6、留守学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学生独自在家,监护人无暇或无能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参与打架斗殴、打牌赌博、夜不归宿等事件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一个孩子一直都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觉得,培养留守学生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留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要从小处着手,抓细节。学校德育教育体现在我们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抓住这些细节,开展教育。

2.我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应该生活化。特别是对于留守学生,只有将德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3.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教育。

4.留守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镜子。

5.所谓习惯是需要通过多次不断地重复才能养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用赞赏、鼓励的方式面对学生。 三、开展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儿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为此我校相继开展了“弯弯腰”“文明礼仪”教育、“五个十”

道德体验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语言习惯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是。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防御的作用。

3.注重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避免单一的说教,批评的教育方法。在上学期,我们学校四年级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行为展演

活动,三至六年级开展了“争做文明礼仪好少年”的演讲比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塑造了留守学生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诚信感恩、尊重他人的良好形象。

4.狠抓学生纪律,形成良好习惯“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学伊始,班主任老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学习《留守学生守则》和《留守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5.用爱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 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 6.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己,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每次只要我发现操场上或楼梯上有纸片的话,我都会主动弯下腰去捡纸片,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在和我做着同样的事情,有时候我特别困惑:为什么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老是停留在口头上呢?有些事情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7.利用“国旗下的演讲”进行规范教育国旗下的演讲,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演讲”任务的班级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

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演讲。一是通过英雄人物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二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习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三是通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四是通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想用一位哲人说过的话自勉: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