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作比较的句子大全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4—2015(上)五年级句子单项检测试卷 一、造句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 二、把下列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3、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5、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三、修改病句: 1.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 2.小兴安岭的夏天真美丽。 3.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4.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5.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6.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7.爸爸对我说,我小时候,没钱读书。 1、今年六一,小明有望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 我们必须自觉的习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6、王老师耐心地教育小宁,终于提高了学习态度.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把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4.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 小明高兴地说:“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五、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祖父的年岁很大。祖父的腿脚很灵便。 2、骆驼队走过来了。我们听到悦耳的驼铃声。 3、小华学习刻苦,善于动脑。小华成绩优异。 4、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成陈述句) 2、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成陈述句) 3、各色的小蝴蝶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缩写句子) 4、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飘扬。(缩写句子) 2 5、长江奔流。(扩句)

6、长城真长啊!(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7、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你要多关心她。”(改为转述句) 七、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如果是,请你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1、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3、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

快音符的乐章。 5、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向敌人头上砸去。 6、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八、请你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2、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4、鲸的身子这么大,他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 九、选一选,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4、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5、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 6、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3篇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句子练习 句子练习(一) 姓名 一、修改病句:修改时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错字改字,错词改词) 比较典型的病句类型 :成份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颠倒 分类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词语重复

修改时注意:原意要保、改动要少、改法要巧。 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2、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3、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5、奶奶总是回忆过去的往事。 6、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7、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8、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9、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1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12、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13、《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14、雨哗哗地下着,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15、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16、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17、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18、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9、秋天的北海公园是个美丽的季节。 句子练习(二) 姓名 缩句: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1、小河出现在我眼前。

12、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13、不知疲倦的知了在我家窗前的那棵大树上吱吱地叫个不停。 14、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影片。 15、观众的目光一齐注视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句子练习(三) 姓名 一、在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中各填上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1、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 2、春雨像牛毛一样细。( ) 3、月亮害羞地躲进云朵里。( ) 4、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5、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9、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10、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11、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 猪那么重。 ( )

12、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 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水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 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二、把下列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3、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5、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6、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句子练习(四) 姓名 一、把下列陈述句变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如果是,请你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1、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 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5、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6、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7、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向敌人头上砸去。 三、选一选,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篇三:五年级下册

作业本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作业本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中感觉到草原柔美、一碧千里的特点,其中“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既写出了草原辽阔,与天相接,又写出草原绿得鲜艳,有活力。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这个句子将蒙古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蒙古族人

民服装鲜艳,像彩虹;这么多人来迎接既写出了蒙古同胞很热情,也说明队伍长,气势像彩虹;“彩虹”正是一座连接蒙汉人民的友谊桥。 4、仔细读第二段,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宁静的,后来变得十分热闹。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轻柔)些,速度(慢)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高昂),语速也要(加快)些。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

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这样改不好。书上原句写得真实,从远处看还不知道是河,只是亮亮的,像玻璃,也就说明了草原中的河水特别清亮,镶嵌在草原中十分美丽,这样写也会吸引读者思考——这明如玻璃的带子是什么?到走近了,才发现是河,所以把“河”写在后面,再加上感叹号,写

出了作者等人见到河时的惊喜,因为有河就有人,就可以见到蒙古同胞了! 6、从爸爸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挺直、坚强、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不怕环境恶劣等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心:我要像白杨一样建设好边疆,

我的孩子也要像白杨一样不怕困难,茁壮成长,将来建设好边疆。 7、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边疆建设者。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文章结尾处这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孩子,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孩子们迎着困难

成长起来,为新疆的建设作出贡献。 8、哪儿有人受到了伤害,哪儿发生了灾难,消防队员就会出现在哪儿,不管有多大的危

险,不管有多么困难,他们总能带来和平和安宁。 9、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了解到祖国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有一碧千里的草原,也有浑黄一体的戈壁,还有气势磅礴的黄河;知道了西部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促进亚欧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更有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古代边塞诗歌;看到了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尽职奉献的老一辈建设者们,也看到了新一代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发着西部,在世界屋脊上成功修筑了天路——“青藏铁路”,祖国的西部一定会更加辉煌!

10、铺:写出草长得茂盛,铺得平整,给人舒服的感觉。弄:戏弄,捉弄,写出了笛声的悠扬、俏皮。 11、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的四个场景和画面: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和爸爸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想剪驼毛、问骆驼夏天去哪儿。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12、读着这个片段,我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群正在安静地咀嚼的骆驼,还看到了一个充满好奇的“我”。 1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写得啰唆吗?为什么? 这不是啰唆的废话,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的眷念,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叹息,所以才这样一咏三叹地反复写“过去”、“来了”。 我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思念童年、思念骆驼队、想念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的感情。

14、世界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曾经因为有重大发明或发现而受到迫害或驱逐甚至杀害,如: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自己仅仅被赶出教室,算不了什么。在这里,作者幽默地把

自己当成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让自己感到安慰,让读者感到有趣。 15、《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回国时和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其中,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非常相似,都是先写志愿军战士请求

“不要送”或“不要哭”的祈使句,再写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最后写感情强烈的

反词句,表达对朝鲜人民的深情,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16、“雪中送炭”中的“雪”和“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雪”是指志愿军战士遇到的困难,“炭”是指大娘送来的打糕。“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比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17、《将相和》中的“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可用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只会》、《负荆请罪》来概括。 18、蔺相如要和璧一起撞碎,让我想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理直气壮是理由充足,说话有气势的意思,从他理直气壮的话中,我感受到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 19、诸葛亮之所以明知周瑜要害自己还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是因为他算准三天后可以

趁大雾向曹操借到箭,也是为了顾全抗曹的大局和让周瑜输得心服口服。 20、大家把课外书放在教室书柜里,我可以看别人的书,别人也可以看我的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1、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小艇的动与静和什么密切相关? 答:读了这段话,我发现小艇的动与静和整个威尼斯城的热闹与安静密切相关。小艇工

作起来,威尼斯就热闹起来;小艇一休息,整个威尼斯就安静了。 指导丛书 1、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答:爸爸在沉思:我的孩子们能像白杨树勇敢地面对困难,并

像白杨树那样为祖国做贡献吗? 2、爸爸又为什么微笑? 答:因为他看见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就想到自己的孩

子们一定会像白杨树一样坚强,长大后会为边疆建设作出贡献。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方圆六七里的原野上铺满青草,晚风送来三

四声时断时续的牧笛声。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制着鸡笼。最招人喜欢的小儿子很调皮,趴在溪头剥莲蓬。 5、杨氏之子的话巧妙在:不但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就不是我家果”的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而且用否定形式,语气委婉,有礼貌。 6“我”知道老班长弄这些鱼汤不容易,却全给我们吃,自己硬咽草根、鱼骨,内心极为沉重,实在不忍心看着老

班长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7、老班长让我不要脆弱,其实是不要为他担心,不要影响他完成党的任务的意思,要我为两个小战士鼓劲,带领他们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说明老班长不顾自己,把战友

和党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8、把鱼钩“小心”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说明我对鱼钩的重视,表达了对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的崇敬,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和希望后代子孙也学老班长的愿望。

9、老汉很沉稳,像山一样,还用乱哄哄的人们来反衬老汉的沉着冷静。 10、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从木桥的发抖、呻吟,间接描写洪水的凶猛,也为下文木桥坍塌埋下伏笔。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2、让大伙猜不着,不直接写赵氏的话,更能表现严监生的吝啬,吝啬到出人意料的地步!

13、他可能会说:快!快挑掉一茎!你们这些败家子,用两茎灯草多费油啊! 14、老板反反复复、啰啰嗦嗦的言语说明了老板见钱眼开,在百万富翁面前极尽奉承之能而语无伦次。

15、作者这个时候思乡,也许是德国 家家户户窗口的花 和德国人民的思想境界没变,

让作者仿佛回到从前经常思乡的留学生活。 16、《草原》开头描写优美的草原景色的作用是:表达热爱草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为下文描写草原人情美作好铺垫。《桥》反复描写洪水的作用是体现情况越来越紧急,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衬托出老书记的沉着冷静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笔记重点

1、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

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所以叫:“金色”

的鱼钩。 3、《桥》的写作特色:构思新颖,有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出紧张的气氛;用水没在老汉身上的位置变化,巧妙地表现情况越来越紧急,推动情节发展,并扣

人心弦;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武松的“闪”不仅写出武松动作敏捷,还是武松避敌锋芒,以退为进,有勇有谋的表现。

5、表面上在介绍小艇,其实还描绘了威尼斯特有的风土人情,一举两得,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6、蔺相如与廉颇能够和好,表面上是因为蔺相如宽阔的胸襟感动了廉颇,廉颇又勇于认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有顾全大局,热爱祖国的精神。将相不和,表面上是因为蔺相如的官

位升到廉颇之上实际上是因为廉颇没有认识到蔺相如的能耐和对国家的贡献 7、老汉是一座山,大伙危难时的靠山,更是一座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永不

坍塌的精神之桥,他就是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8、作家徐光耀 是用什么方法刻画张嘎子好胜、机灵的性格特点?主要以生动、细致的

动作描写来刻画,还夹杂一些心理描写。 9、吴敬梓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的?主要抓住严监生临死时的一些细小的动作、神态来深入、细致地刻画,并巧妙地用众人提到的“大事”来与严监生为之死不瞑

目的一点灯油作比较,入木三分地揭示其吝啬程度之出人意料。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10、曹雪芹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是怎样刻画王熙凤的泼辣张狂、八面玲珑、世故圆滑、炫耀特权和地位的庸俗性格特点?直接描写: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中展示其张狂放肆;从肖像和服饰的描写中展示其显贵、刁钻和俗气;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展示其虚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卖弄权势的特点。 间接描写:用林黛玉的感受写出其泼辣放诞的特点;

用贾母的评价写出其泼辣能干,受贾母宠爱的特点。 11、从粉刷的动作、节奏、声响和最终效果,写出了刷子李技术高超。赞美之情溢于言

表。这哪里还是个粉刷匠,简直就是个舞蹈家、音乐家! 12、从粉刷的动作、节奏、声响和最终效果,写出了刷子李技术高超。赞美之情溢于言

表。这哪里还是个粉刷匠,简直就是个舞蹈家、音乐家! 13、不仅跟白浆较劲,更是跟自己的技术较劲!从这些特别的规矩中不难看出刷子李说

到做到,艺高胆大的品质。篇四:五年级下册作业本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重点问答和重点句子理解 作业本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中感觉到草原柔美、一碧千里的特点,其中“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既写出了草原辽阔,与天相接,又写出草原绿得鲜艳,有活力。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这个句子将蒙古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蒙古族人民服装鲜艳,像彩虹;这么多人来迎接既写出了蒙古同胞很热情,也说明队伍长,气势像彩虹;“彩虹”正是一座连接蒙汉人民的友谊桥。 4、仔细读第二段,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宁静的,后来变得十分热闹。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轻柔)些,速度(慢)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高昂),语速也要(加快)些。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

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这样改不好。书上原句写得真实,从远处看还不知道是河,只是亮亮的,像玻璃,也就说明了草原中的河水特别清亮,镶嵌在草原中十分美丽,这样写也会吸引读者思考——这明如玻璃的带子是什么?到走近了,才发现是河,所以把“河”写在后面,再加上感叹号,写

出了作者等人见到河时的惊喜,因为有河就有人,就可以见到蒙古同胞了! 6、从爸爸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挺直、坚强、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不怕环境恶劣等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心:我要像白杨一样建设好边疆,

我的孩子也要像白杨一样不怕困难,茁壮成长,将来建设好边疆。 7、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边疆建设者。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文章结尾处这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孩子,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孩子们迎着困难

成长起来,为新疆的建设作出贡献。 8、哪儿有人受到了伤害,哪儿发生了灾难,消防队员就会出现在哪儿,不管有多大的危

险,不管有多么困难,他们总能带来和平和安宁。 9、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了解到祖国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有一碧千里的草原,也有浑黄一体的戈壁,还有气势磅礴的黄河;知道了西部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促进亚欧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更有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古代边塞诗歌;看到了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尽职奉献的老一辈建设者们,也看到了新一代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发着西部,在世界屋脊上成功修筑了天路——“青藏铁路”,祖国的西部一定会更加辉煌!

10、铺:写出草长得茂盛,铺得平整,给人舒服的感觉。弄:戏弄,捉弄,写出了笛声的悠扬、俏皮。 11、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的四个场景和画面: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和爸爸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挂铃铛、想剪驼毛、问骆驼夏天去哪儿。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12、读着这个片段,我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群正在安静地咀嚼的骆驼,还看到了一个充

满好奇的“我”。 1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写得啰唆吗?为什么? 这不是啰唆的废话,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的眷念,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叹息,所以才这样一咏三叹地反复写“过去”、“来了”。 我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思念童年、思念骆驼队、想念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的感情。

14、世界历史上,许多科学家曾经因为有重大发明或发现而受到迫害或驱逐甚至杀害,如: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自己仅仅被赶出教室,算不了什么。在这里,作者幽默地把

自己当成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让自己感到安慰,让读者感到有趣。 15、《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回国时和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其中,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非常相似,都是先写志愿军战士请求“不要送”或“不要哭”的祈使句,再写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最后写感情强烈的

反词句,表达对朝鲜人民的深情,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16、“雪中送炭”中的“雪”和“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雪”是指志愿军战士遇到的困难,“炭”是指大娘送来的打糕。“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比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17、《将相和》中的“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可用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只会》、《负荆请罪》来概括。 18、蔺相如要和璧一起撞碎,让我想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理直气壮是理由充足,说话有气势的意思,从他理直气壮的话中,我感受到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 19、诸葛亮之所以明知周瑜要害自己还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是因为他算准三天后可以

趁大雾向曹操借到箭,也是为了顾全抗曹的大局和让周瑜输得心服口服。 20、大家把课外书放在教室书柜里,我可以看别人的书,别人也可以看我的书,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1、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小艇的动与静和什么密切相关? 答:读了这段话,我发现小艇的动与静和整个威尼斯城的热闹与安静密切相关。小艇工

作起来,威尼斯就热闹起来;小艇一休息,整个威尼斯就安静了。 指导丛书 1、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答:爸爸在沉思:我的孩子们能像白杨树勇敢地面对困难,并

像白杨树那样为祖国做贡献吗? 2、爸爸又为什么微笑? 答:因为他看见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就想到自己的孩

子们一定会像白杨树一样坚强,长大后会为边疆建设作出贡献。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方圆六七里的原野上铺满青草,晚风送来三

四声时断时续的牧笛声。 4、“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制着鸡笼。最招人喜欢的小儿子很调皮,趴在溪头剥莲蓬。 5、杨氏之子的话巧妙在:不但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就不是我家果”的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而且用否定形式,语气委婉,有礼貌。 6“我”知道老班长弄这些鱼汤不容易,却全给我们吃,自己硬咽草根、鱼骨,内心极为沉重,实在不忍心看着老

班长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7、老班长让我不要脆弱,其实是不要为他担心,不要影响他完成党的任务的意思,要我为两个小战士鼓劲,带领他们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说明老班长不顾自己,把战友

和党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8、把鱼钩“小心”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说明我对鱼钩的重视,表达了对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的崇敬,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和希望后代子孙也学老班长的愿望。

9、老汉很沉稳,像山一样,还用乱哄哄的人们来反衬老汉的沉着冷静。 10、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从木桥的发抖、呻吟,间接描写洪水的凶猛,也为下文木桥坍塌埋下伏笔。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2、让大伙猜不着,不直接写赵氏的话,更能表现严监生的吝啬,吝啬到出人意料的地步!

13、他可能会说:快!快挑掉一茎!你们这些败家子,用两茎灯草多费油啊! 14、老板反反复复、啰啰嗦嗦的言语说明了老板见钱眼开,在百万富翁面前极尽奉承之能而语无伦次。 15、作者这个时候思乡,也许是德国 家家户户窗口的花 和德国人民的思想境界没变,

让作者仿佛回到从前经常思乡的留学生活。 16、《草原》开头描写优美的草原景色的作用是:表达热爱草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为下文描写草原人情美作好铺垫。《桥》反复描写洪水的作用是体现情况越来越紧急,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衬托出老书记的沉着冷静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笔记重点

1、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

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所以叫:“金色”

的鱼钩。 3、《桥》的写作特色:构思新颖,有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出紧张的气氛;用水没在老汉身上的位置变化,巧妙地表现情况越来越紧急,推动情节发展,并扣

人心弦;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武松的“闪”不仅写出武松动作敏捷,还是武松避敌锋芒,以退为进,有勇有谋的表现。

5、表面上在介绍小艇,其实还描绘了威尼斯特有的风土人情,一举两得,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6、蔺相如与廉颇能够和好,表面上是因为蔺相如宽阔的胸襟感动了廉颇,廉颇又勇于认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有顾全大局,热爱祖国的精神。将相不和,表面上是因为蔺相如的官

位升到廉颇之上实际上是因为廉颇没有认识到蔺相如的能耐和对国家的贡献 7、老汉是一座山,大伙危难时的靠山,更是一座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永不

坍塌的精神之桥,他就是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8、作家徐光耀 是用什么方法刻画张嘎子好胜、机灵的性格特点?主要以生动、细致的

动作描写来刻画,还夹杂一些心理描写。 9、吴敬梓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的?主要抓住严监生临死时的一些细小的动作、神态来深入、细致地刻画,并巧妙地用众人提到的“大事”来与严监生为之死不瞑

目的一点灯油作比较,入木三分地揭示其吝啬程度之出人意料。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10、曹雪芹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是怎样刻画王熙凤的泼辣张狂、八面玲珑、世故圆滑、炫耀特权和地位的庸俗性格特点?直接描写: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中展示其张狂放肆;从肖像和服饰的描写中展示其显贵、刁钻和俗气;从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展示其虚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卖弄权势的特点。 间接描写:用林黛玉的感受写出其泼辣放诞的特点;

用贾母的评价写出其泼辣能干,受贾母宠爱的特点。 11、从粉刷的动作、节奏、声响和最终效果,写出了刷子李技术高超。赞美之情溢于言

表。这哪里还是个粉刷匠,简直就是个舞蹈家、音乐家! 12、从粉刷的动作、节奏、声响和最终效果,写出了刷子李技术高超。赞美之情溢于言

表。这哪里还是个粉刷匠,简直就是个舞蹈家、音乐家! 13、不仅跟白浆较劲,更是跟自己的技术较劲!从这些特别的规矩中不难看出刷子李说

到做到,艺高胆大的品质。篇五:句子摘抄大全 句子摘抄大全(一) 比喻句式: 比喻句简介: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例子: 1.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2.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5.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

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6.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8.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9.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3.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

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4.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5.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6.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17.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8.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9.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0.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拟人句式

拟人句简介: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例子: 1.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齐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似让众人拥戴的伟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静立,献出了唐古拉山的皑皑白雪,献出了黄山的温泉、云海、迎客松;山,相信沉默是金,他无语、无怨、无悔、无去、无从。然而冥冥之中,却永不停息地为世人演绎着动人的神话,最美的风景。 2.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

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3.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4.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5、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6、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7、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小蝴蝶——它们很亲切地落在客人身上。 小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排比句式 排比句简介: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

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排比句例子: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

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

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

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