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
风险类型 一、环境风险 1 定性描述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产生不 编号�HXTZ/GL-09 评价指标体系 政策环境风险 政府沟通机制的健全程度对新政策的了解程度 2 舆论环境影响 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缺乏与外部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措施� 缺乏危机与公关的意识或公关方法、策略需要改进� 发布虚假、误导或不及时的信息� 与投资者、监管机构、媒体等沟通的合适程度� 信息传递的准确程度 3 自然环境风险 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机制� 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二、公司治理风险 战 略 4 家族式管理风险 风 险 企业的主要管理岗位由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担任� 决策层中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所占比例� 5 董事局运作风险 董事局议事规则健全性、执行性� 董事局议事规则及流程制度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 专业委员会机构及决策程序健全性、执行性� 专业委员会议事流程及决策程序不健全�无法得以有效执行� 独立董事在董事局中的人数� 缺乏独立董事或独立董事不独立� 独立董事在重大事项中的报告频率� 企业决策由少数人或小团体决定 决策层与管理层人员重叠数量� 6 组织机构风险 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责权利在部门及机构之间的分配 职能在机构中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高效性� 不清晰� 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影响运行效率� 管理幅度及长度� 频繁的组织变迁� 关键管理者的更换频率 责权利匹配性� 7 权利集中�没有分级 权利集中�没有分级授权机制�
- 1 -
8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政策投机倾向明显�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 鼓励创新意识缺乏� 公司对创新行为的态度� 创新失败时的处理方式 鼓励创新的手段效果较差 三、计划与资源配置风险 缺乏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不切合实际� 9 战略制订及实施风险 战略决策程序不科学� 战略目标与企业经营实际及能力的匹配性� 战略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长期战略规划对战略目标的支持性及吻合性� 战略调整因素的科学性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目标的支撑�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投资决策程序不科学� 缺乏必要的财务信息用于度量运营活动或重要战略的价值� 投资决策程序的规范程度� 长期投资占总投资的比率� 投资评估不到位� 投资收益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 10 投资决策及执行风险 多元化投资与管控能力不匹配� 成功项目与失败项目的比率� 投资规模超过企业承受能力� 公司资本与行业平均值的比较 11 资源分配风险 长、短期投资与长、短融资的配置不合理� 资源在各部门分配不合理� 前五年内净收益除以总资本性支出 业绩激励机制是否科学 12 业绩激励约束风险 缺乏业绩考核机制� 业绩考核导向与企业战略目标不匹配� 业绩考核设置在部门间不平衡� 激励与约束不匹配� 缺乏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或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预算的确定未结合政策、行业和市场形势等原因 13 预算/预测风险 预算的修改次数� 超预算发生的频率� 编制预算的成本占财务部门总费用的比率� 14 敏感性风险 企业经营对企业资源及其发生的未来现金流依赖程度过高�
- 2 -
四、并购合作风险
15 并购合作风险 并购合作的决策程序不科学� 合作伙伴选择不当� 并购合作带来的效益低� 并购合作对财务、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 并购合作企业与企业原本的战略目标不吻合� 新并购或开业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利润的贡献率
五、品牌策略风险 16 形象和商标风险 缺乏品牌建立和维护意识� 品牌打造与维护费占费用的比例
17 品牌安全风险 没有及时申请注册商标� 没有及时对侵犯商标者提起诉讼�
六、经营管理一体化风险 缺乏产业整合和协调� 缺乏统一运营理念和平台� 缺乏运营一体化措施� 18 运营一体化风险
19 文化整合风险 缺乏文化整合意识� 缺乏文化整合的有效措施� 是否存在集团下的各子公司、分公司文化差异 大的现象� 七、信息沟通风险 缺乏内部沟通的良好意识� 缺乏上下沟通的正常通道 20 内部沟通风险 基层员工意见采纳率� 员工能否正确理解企业战略和管理者指令� 操作人员的意见是否能够畅通反映给管理者� 21 与投资者关系风险 缺乏与投资者有效沟通的意识� 缺乏与投资者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 - 3 -
管理者侵犯股东权益� 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 八、市场竞争风险 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 主要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上升� 市场供给过剩� 产品替代品出现� 市场注入壁垒� 竞争对手的数量、占有率、产品等情况� 假冒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品替代品市场占有率� 市场地区等准入壁垒� 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对象 22 市场竞争风险 市 九、消费者需求及其趋势风险 场 风 23 消费者需求及其趋 消费者观念和需求变化� 险 十、技术革新风险 24 技术革新风险 十一、新兴市场风险 25 新兴市场风险 技术革新对市场带来较大影响�淘汰原来设备及产品 新兴市场的出现�对于企业开拓市场、经营管理、应对能力 十二、供应链风险 缺乏战略联盟供应商� 缺乏维护战略联盟关系的意识和措施� 缺乏对供应商信誉评价机制� 材料采购未经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战略联盟合同的订单比率� 每个供应商、每条商品线、每种产品或总体的 无损失交付率� 外购材料的不合格率� 采购合同的招投标比率� 26 供应商风险 运 营 缺乏全面成本管理� 风 27 成本管理风险 险 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比例� 每单位采购所需的成本� 单位验收成本� 单位运输成本� 存货定购成本� 28 物料管理风险 缺乏物料经济批量管理� 物料供给市场不稳定� 物料周转缓慢� 物料损失严重� - 4 -
自产材料不合格率� 新设备或产品投资回报率� 新设备、新产品投资支出占总支出比率� 研发支出占利率的比例� 研发失败利率� 研发周期与同类型研发标准周期的比值� 产品开发支出占销售比率� 新产品失败率 十三、生产风险 缺乏对新设备和产品研发的投资� 新设备投资和产品研发效率不高� 新设备、新产品投资支出与企业实际不匹配� 研发时间过长� 29 新产品、设备的研发 研发失败率高� 风险 缺乏开发新产品意识� 产品开发支出大� 产品开发效率低� 没有充分利用工厂有效生产能力� 产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扩大规模时无法开展差异化生产� 30 生产能力风险 生产负荷率� 单位成本增加� 产销率 产品返修率� 每年产品出现问题的次数� 每年顾客质量投诉次数� 收到客户抱怨、保修申请、现场维修、退货、 召回、替换、特别折扣(由于产品/服务缺陷)、 缺乏产品质量监督意识和措施� 产品质量低下� 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危害 31 产品质量风险 风险 缺乏对生产设备的管理维护意识和措施� 生产设备管理维护支出与企业实际不匹配� 缺乏生产/经营场所安全检查的意识和措施� 生产设备更新率� 每年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每年安全事故引致的损失 32 生产/经营场所安全 生产设备陈旧� 生产/经营场所防火、防水等设备老化� 产品滞销� 十四、产品销售风险 33 产品销售风险 销售毛利增加率�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