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1.5 除得尽吗|北师大版【精品】

来源:华佗健康网
“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5节:“除得尽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判断循环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 数的简便记法;懂得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通过计算、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判断循环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难点:懂得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教学方法:情境引入法、探究发现法、总结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下面老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你们会接着往下讲吗?

生: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师:同学们讲故事的能力比老师还厉害了,真棒。下面我们看看一幅红绿灯图片,能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对红绿灯的观察吗?

生:红灯轮到绿灯,绿灯轮到黄灯,黄灯又轮回红灯,不断重复。 师:同学们对生活观察得真细致!(出示课件)那生活中每一天都是黑夜,白天,黑夜。。。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每一天都是黑夜白天依次重复,不断循环。

师:(小结)像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把它们称为“循环现象”。循环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在我们的数学里也有,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板书:除得尽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师:(出示情境图)动物乐园举行了一次爬行比赛,如图所示,哪位同学能说说其中的数学信息?

生: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爬行9.4米。

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蜘蛛和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师:问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用什么方法? 生:除法。

师:要用到什么等量关系呢? 生:速度=路程÷时间。 (教师请生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从以上两位同学的列式计算中能发现什么呢? 生1:余数1不断重复出现;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生2:余数依次重复出现“6、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5、4”。

师:像24.333...,0.85454...这些我们称为循环小数,现在谁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循环小数呢?

生:除不尽的...依次循环的...重复的...

师:(总结)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师:循环小数我们学习了,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6页“你知道吗”,自主阅读,再跟老师说说什么是“循环节”。

生:(照读概念)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师:(播放PPT)那你能说说以上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吗? 生:6;83;875;3;1.

师:对极了,看你是真正理解了循环节的含义了。

师:(讲解循环节的表示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师:请同学们写一写以下循环小数的写法和读法。(PPT出示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指生回答,提醒学生易错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练习1,待学生完成后齐声回答)

生:0.666···,1.48383···,0.1875875···,0.111···是循环小数;

0.999,4.2525,0.14285793不是循环小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

生:首先要除不尽,还要小数部分有循环的数。

师:看同学们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很透彻了。下面我们看看第二题。 (课件出示练习2,教师巡视,待学生完成后投影学生答案)

师:同学们都会找出循环的数了,不过记得小圆点最多点两个,点在首位和末位。

(课件出示练习3)

师:我们再看看第三题,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算完后同桌之间交流,指出其中的循环小数。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深入听取并指导同学们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指生回答。)

生:0.333···,0.142857142857···是循环小数。 追问:那你能不能对这两个循环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呢? 生:等于0.33和0.14.

师:取近似值应该说约等于,写上约等号。你能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的吗?

生:四舍五入法。

师: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那我们应该算到第几位呢? 生: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师:答对了,你真棒!(播放PPT,进行讲解)取商的近似数,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在横式中用“≈”,答语中一般写上“约”。

(四)小结与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对循环小数进行了学习,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循环小数.

生2:我懂得了循环节的表示方法,要点上小圆点。 生3:我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真好,老师惊叹于你们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课后对此进行练习巩固。(出示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八.教学反思:

本节从一个故事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入新课,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学习过程中,由除法算式启发学生观察发现,“除不尽”的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部分的规律,从而得出循环小数的定义,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四个能力的培养。此外,讲授新课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备学生”这一块不够充足,想当然认为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依次不断重复”的涵义,导致练习时发现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理解不够透彻;还有就是课堂节奏过快,对学困生关注不足。

今后应该认真吃透教材,领会新课标的要求,多做经典题型,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学生会在哪个知识点上学起吃力。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好学生,多关注学困生,设置由浅入深的分层次随堂练习,打造高效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