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内在认同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 盎 当,场・ ●2010年第7期(管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内在认同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术 刘 峥 [摘 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笔者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 质两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认同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实践行为的现实状况的结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实践行为;调查 一、研究目的 表2 四所高校大学学生对共产主义理解情况一览表 (中南大学、 笔者通过对四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 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 同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难以使大学生直接理解和接受的原因,从而为如何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实践行为提供路径 选择和对策分析奠定基础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表1、表2表明:四所高校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有着 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愿将共产主义作为一生的信仰 去不懈追求。78.2%大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会实现。有 1,3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明确信仰和信仰自己”,这 本文以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和永 ■ 州职业技术学院的2006、2007、2008级870名大学生、 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说明少数学生中存在信仰模糊迷茫的现实问题。应进 一’ 步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正 表3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态度 一确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览表 结合研究题目的需要,笔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作了多次修改。问卷的 设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政治品质和道德 品质两个维度。其中政治品质维度分为政治认知、政 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内容;道德素质维度 包含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内容。问卷共 设计单选和多选题项5O个。 问卷数量严格按照四所高校在籍在校学生7%实际 比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 表4 四所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一览表 870份,回收问卷830份,回收率为95.4%,其中有效 问卷为800,占实际回收问卷的96.4%。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四所高校大学生政治品质现状分析 表1 四所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一览表 表3和表4的统计表明,四所大学学生对坚持中 国共产党领导高度认同,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坚持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生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度立项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 拓展研究” (课题编号:0801022B)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峥,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南华大学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410000) ●高等教育研究・ 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半是为了为社会做贡献,有 13.8%是受周围党员的影响,12%选择了“没想太多”。 1/3是为共产主义信仰。可见大部分学生入党坚定正 表明四所大学学生在入党动机方面存在功利化、多样 确,把入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 化倾向,将入党作为实现个人前途,展现个人能力的 的重要途径。在入党动机上,还有30.4%是为了有利 有效途径。还有少数大学生缺乏正确入党动机,存在 于就业和个人前途,24.6%是为了证明个人能力, 从众心理。 表5 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现状赞同程度平均数一览表 根据表5统计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中国特 在民主法制和社会风气方面:虽然国家在反腐倡廉和 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科学 民主法制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此问题上,大 发展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 学生满意率达55.9%。说明大学生对法制建设期望值 新农村建设、社会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内容表 较高,希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实现根本好转。 示高度赞同。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 表7四所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事件认同程度平均数一览表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 中央领导集体充满信心,对国家加强反腐倡廉和民主 总数平均数标准差 法制建设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 表6四所高校大学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工作满意 程度平均数一览表 表6显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四川抗震救灾问 表8 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关注程度 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一方有难、八方支 平均数一览表 援”的人道主义精神,85.5%关注抗震救灾问题并对国 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家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所采取的一系列坚强有力措施 高度满意。对“国家政治外交和对外政策”, “国家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 “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比较满意。对法制建设、当 前经济状况和体育事业满意程度较低。经济方面:面 对当前世界金融风暴、国内物价飞涨的现实,大学生 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较低。但随着党和国家出台 表7表明,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军事建设”、 相关金融政策和采取平抑物价的有效措施,我国经济 “国家政治形势和世界局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始终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 育工作”三项内容认同程度最高。这说明四所高校的 快速健康发展,大学生对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大学生有较宽的政治视野、较强的爱国热情、关注国 ■・哆‘ 盎 ・ ●2010年第7期(管理研究 内外政治局势、关注国家安全、关注自身思想政治品 问题。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21.9%选择 大公 无私”,14.6%选择“先公后私”,55.4%选择 公私 质的提高。表8表明,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四川汶川 地震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程度最高。这表现 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较高的政治热情、爱国情感和社 兼顾”。这说明传统的“大公无私”精神受到 公私 兼顾”思想的挑战。大学生道德“个人化”、 功利 会责任感。在涉及国家利益、国家稳定问题上,大学 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72.5%大学生认同国家处 理藏独、台独、疆独和法轮功分子的政策和措施。在 体育事业方面,有64.3%大学生认同我国体育方面取 得的成绩。党的十七大作为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 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为党和 国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48.9%的大学 生关注十七大的召开。有43.2%大学生对“面对奥运 火炬境外受阻,为表达爱国热情,可自发组织上街游 行活动”表示认同,有43.4%大学生认为“奥运会是 政治参与的舞台”,对奥运会政治化问题表示认同, 有将近50%学生基本赞同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对 国际经济形势关注程度较低,只有40.1%大学生关注 美国次贷危机。以上表明四所高校的少数大学生政治 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不强,政治行为不理智,面对 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缺乏理性思考,应加强政治理论 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综上所述四所高校大学生总体政治品质状况良 好,主流正确。政治认识准确,政治视野开阔、政治 ■ 评价积极,政治立场奠定,政治行为理智,表现出了 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 情,对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高度认同和信任,对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建设和谐社会充满信心,对国内 国际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关注程度高,参与社会政 治活动欲望较强。然而少数大学生也存在着政治意识 模糊、政治鉴别力不强,政治信仰多元,政治理论水 平不高,表达政治诉求形式欠理智等问题。 (二)四所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质现状分析 表9—11统计表明,四所高校的校大学生道德认 知准确,道德评价积极,能自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和 基本道德规范的践行者,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 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状况和社会责任感评价一般,对基 本道德规范和校规校纪有一定的了解。58.4%的学生 认为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很有必要, 83.3%对“八荣八耻”内容了解并能自觉做到。通过 大学生对自我思想道德状况的较低评价与社会主义荣 辱观的高度认知相比,说明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在道德 “知、情、意、行”一致性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的 化”普遍存在。 表9 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本校大学生道德状况评价 平均数一览表 总数平均数标准差 袁10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八荣八耻”内容认知情况 一览表 表11 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态度 一览表 综~1-_所述,四所高校的大学生总体思想道德状况 良好。“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正逐步成为四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 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2). 【2】姜美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塑 造【N】.光明日报,2009—3—21. 【责任煽辑:李 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