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来源:华佗健康网
圄睚|豳—圈同2013年7月第11卷第19期 ・I临床护理・3l3 指导,让观察组在分娩方式、产程、出血量(自然分娩)等方面都有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隋况比较In(%)】 所下降。通过助产士对产妇分娩的指导让产妇一定程度上的环节 紧 张的情绪,调动了产妇的信心,从而产生了行为动机让其自身行为向 预期目标进行努力。所以要让孕产妇正确的了解认知自然分娩,降低 因为人为因素或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助产士应将所学到的知识,不 注:两组比较,P<0.05 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为产妇进行全面的额护理,帮助产妇了解诶自 然分娩的特点和过程,告知自然分娩的优点,降低孕妇不必要的担 表2 两组自然产妇的产程(h)、出血量(mL)情况的比较分析 心,并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清洁温馨的待产及分娩环境。 参考文献 [1]费喜之.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0,19(29):270—290. 注:两组比较,尸<0.05 [2 陈桂花,2]李燕玲j杨成武.探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 响[J].现代临床护560—570.理,2003,2(3):1124—1134. [33] 蔡稚彬.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 药,2011,30(17):100. 情绪,有效的缩短了产程、增加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让 产后出血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的降低。 分娩时人类繁衍的自然的过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各处系统的生 理功能都受到环境、心理、精神等诸多的外界因素影响而紧张和恐惧 使体内茶酚胺的内分泌增加,进而导致了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J。许 多的产妇因不了解其自然分娩的流程所以很多都选择了剖宫产,本次 [4]高瞰秀.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现状与护理对策[J].天津护 理,2011,19(6):1156—1168. [5] 肖霞,丘小霞,赵璐.120例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观察 研究显示通过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产程的相关知识及减轻其疼痛技巧的 [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18.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张淑华 (吉林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128例PICC置管患者,对其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 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患者79例,治疗后均治愈;发生导管相关性血 行感染3例,给予拔除导管及抗感染输液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患者46例。结论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 关因素有很多,外源性细茵感染是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置管后的维护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3)1 9-0313-02 护理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均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反复多 次的穿刺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 的引用及推广,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PICC因其留置时 间长、创伤少、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 床。尤其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可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为 患者提供比较长期的给药途径。但由于PICC是侵入性操作,且留置 时间长,并广泛的应用,在置管期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持续输入营养液且卧床的患者,给予拔除导管及抗感染输液治疗后好 转。未发生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患者46例。 2相关危险因素 2.1穿刺技术不熟练,无菌操作不严格。穿刺技术在诸多因素中居首 位 】,穿刺次数与感染的发生呈正比。此外,粗暴送管也会引起血管 内膜的损伤。 2.2导管维护不当。肝素帽和正压接头被污染,导致接头内面和末端 (CRBSI)和导管相关性感染(CPI)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 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对我科治疗的128例PICC患者的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及 护理措施。 残留细菌;冲管不彻底;导管固定不牢,导管随着肢体活动。暴力揭 膜等都会引起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2.3输入受污染的液体或微粒。中高浓度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 等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如果不慎将受污染的药液经PICC导管输入,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8例PICC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32例,年龄 28.85岁,平均年龄57岁。 细菌就会停留在导管内繁殖,因为细菌不会被机体免疫系统完全的清 除,所以可引起导管得相关性感染。特别是胃肠激素、高营养液、化 疗药物的长期反复使用,可引起管腔堵塞和血栓性静脉炎,更容易使 细菌感染口】。 2.4患者的年龄、免疫力、营养状态及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都可能是 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 3护理对策 1.2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安全型具有三向瓣膜的外周中心 静脉导管(4Fr),固定材料均用3M公司生产的10cm×12cm的无菌贴 膜覆盖,正压接头。 1.3结果:128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有79例,治疗后均 治愈;发生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3例,为76岁、82岁及86岁,针对 3.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在操 314・临床护理・ 作过程中尽量建立最大的无菌区域。首先,严格手卫生,按七部洗 July 2013,Vo1.11,No.19 并制动,用25%硫酸镁湿热敷4~6次/d,每次20~30min,或直接用水 手法进行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 套,尽量使用无粉手套,若是有粉手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滑 石粉,避免滑石粉进入血管。其次,消毒范围应不小于穿刺点上下 10cm,两边至臂缘。消毒时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且要 等到消毒剂干后再行穿刺。 胶体敷料。如出现分泌物增多或脓性分泌物时,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 养,应用红外线局部照射2~3次/d,每次20~30min,每天用庆大霉素 8万U加地塞米松5mg换药,2-3d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拔出导管,同 时用无菌剪刀剪下导管前端1~2cmf ̄细菌培养,再从对侧肢体抽取静 脉血8~1OraL做血培养,并选择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总之,护士在行 PICC相关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操作规程,熟练穿刺技术,规 范导管的维护,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专业静脉治疗人 员的培养以及临床护士的继续教育,积极探索预防PIcc相关性感染发 生的有效途径,做好PIcC质量管理,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单佩佩月中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817—3819. 3.2提高穿刺技术,选择合适血管。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不在 同一血管反复进行穿刺,送管时动作轻柔,不可暴力和强行送管,以 免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做 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紧张而致送管困难。 3.3正确维护导管。穿刺后24h内换药1次,每周更换贴膜至少一次, 如有潮湿,卷边,浮起及时更换。正压接头连续或间隙输液时每周更 换,暂停治疗时每月更换[3]。保证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技术,液体输完 后,需要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 3.4高渗营养液配置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输液前应给予 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避免导管内纤维蛋白的沉积,使用高粘 度、大分子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剂、血液制品及R PICC管采血后应 及时冲管。如连续输入高浓度的静脉营养液,须每隔4h冲管一次L4]。 3.5对于老年患者,穿刺前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基 础的疾病、有无全身潜在感染源等等,对糖尿病及血小板减少等免疫 力差的患者应该慎用。而对卧床患者,更要加强肢体功能得锻炼,定 时的翻身拍背、雾化吸人等等,防止肺部感染 】。 3.6加强巡视,学会观察穿刺点的情况,如有红肿热痛首先要抬高患肢 [2]高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综合医 学,2012,3(8):381—382。 [3] 张桂.PICC接可来福接头在呼吸内科中应用护理[J]_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05,21(3):24—25. [4]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处理对 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5]徐丽丽,李丹,侯彩妍,等.;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 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 1,10(1 9):98—99. [6]李俊英,余春华,符琰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J].护士进修杂志,2009,13(2):56—57.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和护理 张莉 (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新疆察布查尔835300) 【关键词】前列腺摘除术;膀胱痉挛;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19-0314-02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尿 频、尿痛、排尿费力、尿潴留等,随着社会的老龄化,BPH的发生率 不断增高,当组织增生严重压迫尿道而出现明显症状时,可手术治 疗。目前国内多采用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后常有各种并发症的 按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步骤,摘除前列腺后,以1000单位/mL 立止血20mL浸湿纱布,压迫前列腺窝10min后,肠线5点、7点位深入 贯穿缝扎前列腺动脉,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牵引,经尿管再注 入50mL立止血(1000单位/mL),术后灌注相同浓度的立止血,保留 10 ̄15min。 发生。既往多采用气囊压迫前列腺窝止血或术后全身应用止血剂(止 血敏、止血芳酸等),术后常出现膀胱痉挛和出血等并发症。我科于 2007年2月至2010年1oyJ间,对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患者应用 2.2对照组 手术步骤同前,术中以7O℃ ̄80℃热盐水纱布压迫前列腺窝 5 ̄10min后无特殊处理。 立止血膀胱腔内灌注,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使用 其他方法预防治疗并发症的患者对照,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对象从2007年2fl至2010年l0月间,诊断的前列腺增生症100例抽 样分组。立止血组5of ̄j,年龄52 ̄76岁,平均62.5岁,病程1 ̄15年,平 3结果 立止血组输血量200mL,400mL各2例;对照组输血200mL10例, 输血400mL17例,有明显差异。尿液转清时间立止血组12h 40例, 24 ̄48h 12例;对照组24h 8例,24,--48h 42例。尿道出血两组分别是1O 例,41例。 均4.5年。按照前列腺体积国际标准一度20例、二度37例、三度l3例, 残余尿量60-190mL,心血管病史l4例,伴膀胱结石19例l对照组50 例,年龄55 ̄76岁,平均64.2岁,病程2-15年,合并膀胱结石15例,心 血管病14例,膀胱造瘘5例,平均病程3年,前列腺体积国际标准一度 17例,二度26例,三度7例。 2治疗方法 2.1立止血组 4护理体会 4.1术前护理 我们给7O例患者术前1h肌内注射立止血1000单位/mL,或用浓度 为1000单位/mL立止血5mL经尿道膀胱灌注,并保留10~15min。 4.2术后护理 ①术后第1、2天再分别静脉给予1000单位/mL立止血。②前列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