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包法利夫人》看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来源:华佗健康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包法利夫人》看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作者:李谷雨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35期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里,曾讲述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问题。本文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理论,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塑造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表达了笔者个人对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理解看法。

关键词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包法利夫人 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1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关系 1.1典型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的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的关系,同时又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

所谓典型环境,应该充分地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每个时代的现实关系,都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体现出来的。作家可以通过现实环境的关联性,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场面和场景,加工成独特的典型环境。 1.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失去了联系的纽带,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2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形成 2.1.1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刻画的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全面胜利后的法国社会。革命风暴平息后迎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活动在社会舞台上的多是资产阶级庸俗分子。他们所谓的浪漫主义的追求与鄙陋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说中的生活环境,无论是道特还是永镇,都是一样的压抑、单调和平庸,艾玛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琐碎的生活,没有一丝变化,毫无生气。她细腻的感情受到了禁锢,长期得不到疏通,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所以才会在后来的生活中不顾一切,享受着飞蛾扑火式的美丽与幻灭,就像《红与黑》中所说:找不到出路的爱的洪流,滚滚向前,奔向遇见的每一个人。 2.1.2修道院的学习生活

在修道院的学习是艾玛忧郁、爱幻想性格的形成时期。修道院违背常理的宗教生活和贵族教育以及她对那个时期里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大量阅读,给她幼稚的心灵灌输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在修道院中耳闻目睹的有刺激性的布道辞和风流故事,使艾玛想入非非,从而一种病态的浪漫主义性格应运而生。正如书中所描写的:“她习惯了平静的事物,因而更喜欢有刺激的事物。她爱大海只是因为大海上有暴风雨;她爱青翠的草木只是因为它们稀疏地散布在废墟中。她能够从任何事物中得到一种个人的利益,凡是不能满足她心灵立即需要的,她都看成毫无用处。”

艾玛病态的浪漫主义幻想,正是在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修道院生活的三重影响下形成的。由此可见,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的推动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包法利夫人》中,艾玛怀着美好的希望嫁给夏尔,却在婚后发现生活远远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浪漫,平淡的家庭生活让她的浪漫梦想完全破灭,夏尔的木讷和不解风情让她很失望,虽然她努力去引导夏尔,却一直没有结果,就像她自己所写的“爱情应该带来的快乐却没有到来”。

在参加了一次侯爵的晚会后,她才明白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在夏尔问她是否愉快的时候,她曾反复的回答:“我从未如此地快乐过。”繁华过后的生活仍然需要恢复平静,然而艾玛的心思却再也无法收拢,夏尔的平庸木讷越来越使她无法忍受,她讨厌夏尔的一切,甚至连走路吃饭的样子都使她感到烦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艾玛所看到的浪漫的曙光与她现实生活的平凡形成激烈的矛盾碰撞,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使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达到一个一触即发的临界点,为后来艾玛走向极端做了充分的铺垫。 2.3典型人物反作用于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生活的毫无乐趣使得艾玛冲破家庭束缚的愿望日趋强烈,她想要逃离这个埋葬她人生的地方。而此时鲁道夫和莱昂的出现成了她生活的亮点,成了投入她死水般生活的石子,激发了她的激情,让她以为少女时代的浪漫梦想得到了实现,使她长期压抑在心里的爱情迸发出来,点燃了她反叛家庭的火线。艾玛背叛家庭成为鲁道夫和莱昂的情人,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的强烈抗争,也就是典型人物对典型环境的反作用。

《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形象,是浪漫主义理想与现实生活冲突的产物,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风貌,是一个典型性很高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说,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文学典型包含了丰厚的历史内容,是人类直观自身,认识生活的主要形式,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高境界形态之一。 参考文献

[1]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