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 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情况和影响;确立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知道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后,教材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材叙述比较理论化,建议教师尽量以案例为载体,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以方便学生的理解。鉴于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教师采用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探讨以作出分析和判断,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历程:随着 的开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后,
迅速扩大;二战以来,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
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和
的强有力的推动; 瓦解扫清了障碍;
(2)评价:在加速世界就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 ; 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 和 地位;。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应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思考探究
1、联系第二单元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启动)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 资本新一轮扩张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高潮)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表现、作用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断时缺乏 的强制措施
(2)成立:目的: ; 年成立。
(3)特点: 与 。
(4)宗旨:
(5)作用:
(1) ;
(2) ;
(3) 。
思考探究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
a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们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同
b不同:
(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常设的、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
(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
(3)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缺乏强制措施;世贸组织成员必须接受世贸组织协定、协议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 》,是创始员之一,后被中国台湾当局非法占据②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 地位的申请
③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影响:机遇:对中国① ② ;
对世界③ ④ ;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本课小结】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世贸组织的成立
中国加入wto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当今世界某一重要组织的标志,以下关于该组织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xx年11月在北京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c.中国加入该组织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d.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2.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可以依据的史实是
a.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b.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
c.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输出的加强
4.“一种喷气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和日本设计,在西雅图装配,尾椎来自加拿大,特殊的机尾部分来自中国和意大利,引擎来自英国。”由这段资料,我们不能得出哪一结论?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b.国际分工正在往纵深发展
c.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之一 d.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流动
5.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6.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 xx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提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8. 20世纪末,导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国际格局的变化②科技革命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推动④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xx年10月的第二周,美国股市经历了连日下跌势头。同时,欧洲、亚太地区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连连下跌。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d级 10.现代化指的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之一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现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②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家的扶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④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aacd dadbd
11.材料一 18xx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引自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物质技术条件。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一《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图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图二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四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xx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5)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答案要点:(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轮船)和通讯手段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
(4)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xx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