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拘留10天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来源:华佗健康网

拘留是一种治安处罚,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行政拘留是对违法行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期限为37天内。被行政拘留的人有权通知家属,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不服处罚决定。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惩戒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拘留10天一般是治安处罚,主要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一.拘留的分类:

拘留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治安拘留)、司法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是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一种。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据国家行政法规对犯有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在一定期限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属行政处罚的一种。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或者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妨碍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二.拘留的期限:

拘留的期限是三十七天以内,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三.行政拘留要通知家属吗?

1、被行政拘留了即违反了治安处罚法,执行程序中有告知家属的义务,同时,家属可以向拘留所提出探视请求。最好向办案的公安机关申请介绍信并持本人的身份证明。

2、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3、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四.对行政拘留不服可以起诉吗?

1、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相对人对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的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综上所述,违反治安被行政拘留的,可以提出探视请求,对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是以惩戒违法为目的。

结语

拘留10天一般是治安处罚,主要针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拘留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限制违法行为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拘留期限为三十七天以内,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重大嫌疑分子,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三十日。被行政拘留的人有权通知家属并请求探视,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具体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的。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