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事伪造证据什么罪主动承认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诉讼中伪造证据的行为极大地损害司法公正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使是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依旧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伪造证据一经发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或者拘留,情节严重构成上述犯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伪造证据行为需要进行区分对待,在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是非常常见且重要证据,若是行为指使、强迫、威胁证人作伪证,则成立妨碍作证罪。若帮助案件当事人伪造证据的,例如帮助民事诉讼案件的原告或者被告伪造证据则成立帮助伪造证据罪。故在此敬告各位,切莫为了眼前的利益耍小聪明而误了自己的一生。

一、作伪证陷害的怎么处理

作伪证陷害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伪证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二、达到什么标准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才能立案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诉讼参加人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应当立案追诉。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过失毁灭证据的,不构成本罪。对于虽属故意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