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合同签订后没履行诉讼时效是多久?

来源:华佗健康网

合同签订后未履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超过三年法院不予保护。民间贷款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转贷他人资金牟利、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大多数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犯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一、合同签订后没履行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签订后没履行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

1、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起算。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三年,超过三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民间贷款合同无效的情况是什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大多数的民事方面的一些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候,诉讼时效都是三年的时间,这是属于一种普通的诉讼时效方面的规定,同时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进行计算的。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签订后未履行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在借款合同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开始计算。此外,民间贷款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等。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间超过二十年的将不受法院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在处理民事纠纷时,请及时了解诉讼时效并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五条 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民法典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销,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