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艺术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艺术
作者:王洁
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8期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适应。幼儿园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幼儿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往往都会产生一种抵抗情绪,对幼儿园的生活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在幼儿园中容易出现哭闹、抵抗等情况,同时,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家长的担心也过多。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的管理艺术进行研究,对如何更好地管理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建议。 幼儿园管理工作现状
幼儿最初来到幼儿园时,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同,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恐惧心理,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也是幼儿在最初入园时产生抵抗情绪的主要原因。在面对陌生的教师和其他幼儿时,幼儿会感到孤独和害怕,内心缺乏安全感。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管理时并不重视幼儿情感上的不适应,认为只要给幼儿时间,他们就能适应,并没有关注和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另外,很多教师也不了解如何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在引导幼儿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很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 以情动人,全心呵护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首先要关爱和关心幼儿。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不适应是很常见的事情,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温馨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幼儿才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适应新环境。幼儿因为自身年纪较小,缺乏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在生活上帮助和管理幼儿,还需要对其思想道德进行管理,给予耐心的指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和照顾。
教师可以在接管一个新的班级时主动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对不同的幼儿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要对小、中、大不同班级的幼儿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对小班的幼兒进行管理时,需要用爱温暖孩子,帮助幼儿融入班级中,用肢体语言和幼儿拉近距离,给幼儿一种安全感,使其不再惧怕幼儿园的生活;对中、大班的幼儿进行管理时,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因此需要用语言感染幼儿,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引导他们提高自理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都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角色转换,人人参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有效管理建立在制度管理之上,教师是班级中的管理者,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教师自己制定班级中的活动计划、内容安排、奖惩制度,让幼儿服从班级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方法是不恰当的。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幼儿园的管理。对管理者来说,需要听从幼儿和家长的意见,转换服务观念。对于班级的相关活动设计,教师需要和幼儿进行沟通,倾听幼儿的意见,多花些时间和幼儿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遵守班级的相关规定,使班级的管理有序展开,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和效果。 合理规划,体现自主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也需要体现自主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为幼儿创设适合学习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喜好,运用整体性的原则将教室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绘画区、音乐区、语言区、玩具区等,让幼儿自行选择,并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将材料进行开放式的摆设,引导幼儿在用完这些工具之后可以主动摆放整齐。为了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以及年纪特点,教师需要定期更换和调整材料、用具,随着幼儿年纪的变化,选择更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
制定班规,培养自律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想要管理一个幼儿园班级,一定要制定班规,提高幼儿的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只有为幼儿制定了管理的条例,幼儿才会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才能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班级才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执行班规的时候,如果幼儿做得好,教师就应该给予奖励和表扬;如果幼儿做错了事情,教师就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对于班规,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公开,如果对班规进行了调整,也需要对幼儿进行公示。 结语
总之,对于幼儿来说,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其需要时间来适应。幼儿习惯了在家中的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帮助幼儿熟悉环境,使其养成正常的作息时间,教会幼儿社交方法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