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采购工作的思考

来源:华佗健康网


关于采购工作的思考

供应工作是集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与集团生产、质检、审计、财务等部门息息相关。通过近期采购工作的实践,本着促进采购工作稳健推进,理顺工作关系的观点,结合近期工作的具体情况,简述如下浅薄想法:

首先,申购部门申请物料采购时,总体来说,综合考虑了生产的实际需要、采购时的实际操作的困难,但仍有部分原材料的申购存在采购周期短、短期内出现同一物料重复采购、非标异型件多通用标准件少、预定申购量低于最低供货量、缺乏合理适宜的采购计划,这无疑会加大采购的成本,本来一次可以购进的短期内重复申报,另外,部分物料申购不能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量并结合常规的使用量,用一颗螺钉就报一颗螺钉的现象时有发生。减少非标异型件多采用通用标准件是申购物料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内容。不足最低订货量的采购、单位时间内同一物料重复采购等会明显加大供应商在原料采购、生产、货运等各方面的费用,很明显这些费用会转嫁到我们的采购费用上。短期看是物料价格的提高。同一物料购买壹仟元的量同采购壹万元的量价格是不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种特殊的采购情况,审计部门不予以认可,就会给采购工作带来诸多困惑和阻碍。

其次,一些大宗常规物料在供方发货到我司后,质量确认拖沓不及时,如迟迟不能验货等,造成货物入库迟缓,从而影响到货款支付,这无形中降低了采购的信誉度。现在有很多生产原料没有完整可靠的标准文件。一批货物到达后,质检人员往往凭经验来确定是否合格,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确认尺度,甚至有些货物要等到生产上全部用完了才签字入库。现在常规的做法是,质量标准含糊不清的物料,现行试用,待用完后再入库。从某种角度说这保护了集团的利益,但我们必须更深刻的认识到,这无形中造成了供应商事实上的货款积压。因为依照现在的财务流程没有入库单的货款不能落到财务账面上,供应部在账面货款不到一定额度时没法申请财务付款。对于供方这种事实上的货款积压,会严重影

响供应部工作的后续开展。给采购员的基本上感觉是“货不到着急,货到了惆怅”,需要明确的是采购员不是供方的营销员,然而,我们这里却不同,采购人员在货物到达后,往往要三番五次的催促,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关于原料检验中出现问题的描述和反馈应该由质检或技术部门出具,现在的情况是供应人员要兼做这些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应制定物料检验规程,确定明确的质量标准,采购部门将原物料购进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检验报告,并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以便这些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做出相应的处理,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供应商原物料的货款支付周期。合理有序的货款支付机制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打造集团良好的信誉,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以博得客户更优质的合作和服务,货款支付周期长短不同对供应商、采购商以及供应渠道系统效益均会生产重要影响。货款支付周期越长,供应商的资金周转越慢,供应成本越高,其合作积极性越低。货款支付周期长表面上增加了我们短期资金占用,并可能带来一定的投资回报.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将造成可选供应商数量变小,供应质量降低,供应商关系也随货款支付周期的延长而恶化,并造成采购总成本的增加,而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货款支付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整个渠道的最终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的增加必将减弱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根据不同的年采购量、供方企业实力以及供需双方长期以来合作的默契程度,制定合理适宜的押款额度,货款支付周期,这样有利于提高采购的诚信度,与供方形成良性的供需合作关系。

第四、关于新客户的开发。新供应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原有的常规物料供应商,在遇到该类物料采购量加大,或者原有供应商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要;另一类是公司进行新品研发、全新业务拓展,要用到新的物料时,鉴于公司实际生产的需要, 亟待开发的供应商。就前两类物料供应商的开发而言,从近期工作的实践体会到,前一类难度更大,这里涉及到新旧供应商的衔接问题,在新的供应商没有敲定前,任何新开

发情况都不应影响原来与原来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供应商的更替属公司运作过程中正常现象。通过公司和供应商的紧密协作, 不仅可以让供应商和公司降低风险, 增加其功能性和获益性, 更可以透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与周期、按时发货以及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等技术方面的改进, 来营造彼此双方的市场竞争力。以市场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与供应商形成良性的合作 , 只有充分的识别与评价, 才有可能做到供需双方的优势与能力相互融合, 实现互补, 从而增强整体实力, 包括速度和灵活性。通过对供应商的开发, 公司不但要得到供应商的有力支持, 也要为供应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形成了双赢的良性循环。使供应商深深地意识到不再只是机械的适应需方的要求, 而是具有互动的战略关系, 走上了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和共存共荣之路。 从而使公司有效地降低了采购、库存资金和生产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了生产份额,保持竞争优势。但所有供应商的变更都会直接影响到集团正常业务流程的运作,如延误生产、提高支付难度、推迟交货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新供应商的开发工作除了应严格遵循原有新供应商开发流程的基础上,还应结合集团工作的实际情况,以集团整体工作为大背境,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新供应商开发机制,以确保集团整体工作顺利开展。

上述浅薄认识及想法, 是我们近期采购工作的不成熟体会和见解,粗陋浅显,未免有不足之处,望领导指正。

集团供应部

2009年7月1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