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四首提纲.doc
主备人:赵莹莹
2013.3.27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并背诵诗词。 2.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3.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熟练掌握字词解释,把握作者感情基调及写作手法。
一、 自主学习:
1. 《山中杂诗》选自欧阳询,储,字, 吴星故郭人,梁文学家。 2. 这首诗描写诗人。山风环绕,竹木茂盛,鸟在 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
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3. 《竹里馆》选自,作者,字,唐朝诗人, 号称。 4. 诗词前两句写诗人、、等动作,后两句写夜深人 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 心情。 5. 幽篁:; 长啸:。
6. 《峨眉L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选自,作者,
字,号,唐朝诗人,有 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
7. 《春夜洛城闻笛》中是以 贯穿全文,描写了、 、 ______ 三个意向,表达 了作者 之情。
二、 合作探究:
1. 《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诗句是哪句?描写山中有趣 生活
的是哪句?
答: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竹里馆》作者是王维,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哪句?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哪句? 答: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
和亲人的一句是?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 《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
别是?
答: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三、拓展延伸: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答:正面描写了空山的杳无人迹,突出了山的空寂清冷,渲染了一种静的气 氛。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
答:王维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把握了空山人语响 和深林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意境.
(3) 赏析诗句,哪一句是你最喜欢的,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答:略。
(唐)许详
一上高城万里愁, 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咸阳城西楼晚眺
(1) 诗的起句中用一\"”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 阳城傍
故国东来渭水流。
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答:愁
(2) 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 满楼”
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答“山雨欲来风满楼”现在多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 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答: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 鸟凄
鸣的萧条景象。
(4) 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 变迁无恨的感慨。
四、 当堂检测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本节课所学诗歌。
五、 课后作业:
1. 默写以上四首诗词。
2. 理解作者创作意境,把握作者写作心情的同时,感同身受的写一篇 代表
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诗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