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汉本选修)网络考核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汉本选修)网络考核方案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汉本选修)网络考核方案 1.网络考核方式

基于网络学习的网络考核,通过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统一设置的网上考核系统进行。本课程的网络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项。按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规定,网络考核和传统方式的考核一样,学生学习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按比例合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并且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方可计算综合成绩,否则计为不及格。

网络考核成绩的评定原则上由教学班课任老师负责。试点期间,中央电大有关方面为保证质量可以通过网络抽查监督评阅情况。中央电大本课程主持教师负责与试点单位有关人员联系、沟通和解决有关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网络考核的管理细则按照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统一规定执行。

2.形成性考核(网络)

形成性考核(网络)共计为5次。考核采取开卷答题方式进行,要求在规定时间(一至二周)内完成,由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提交。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计,按实施方案的规定分配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5%、20%、20%、20%和25%)计算每次考核成绩的分值,学生每次成绩相加后按40%比例计入课程学习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时发布的考核题目要突出教学要求的重点,帮助学生自觉运用网络学习条件来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同时,各级教学部门要重视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来加强对一线教学过程的督导、教学效果的了解与评估。

网上形考安排,见下表: 序号内容形式权重

1 制订学习计划小组讨论15%

2 第1-4章案例分析20% 3 第5-8章校本课程报告20% 4 第9-11章教学改革小论文20% 5 第12-14章并总结总结及案例分析25% 3.终结性考试(网络)

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试的方式,定时发布网上考试的题目,学生在取得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参加统一时间的网上考试。

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成绩以百分计。 终结性考试的重点是全面检查学生对课程主要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与现实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关的一些知识与认识水平。

三、形成性考核(网络)实施方案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预习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材之后,具体时间见上表。

考核完成时间:见上表。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提交自主学习计划,讨论可以从别人的学习计划中学到什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自己的学习计划初稿,和经过讨论后吸收到的修改意见,并将两份材料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考核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30分)

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30分)

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40分)

评分: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上传的学习计划初稿和修改意见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要求能够客观正确地认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发现自己学习本课程的优势条件,并能够与同学讨论学习的任务与条件,具有学好本课程的坚定信心。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前言和第一至第四章之后,具体时间见上表。

考核完成时间:见上表。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题目:联系某一具体的课程目标编制方案,讨论其中涉及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自己的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应包括:

1.自己接触到某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30分) 2.个人对此实例的认识,提出讨论的要点。(30分) 同时,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的总结,包括: 3.说明讨论的情况(10分) 4.自己吸收到的观点(10分)

5.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20分)

评分: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正确分析实例,吸收同学的认识,总结说明基本的理论观点。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八章之后,具体时间见上表。

考核完成时间:见上表。

考核形式: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一份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报告。(字数在1500字以上)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自己的工作报告,将其上传到中央电大网上考试平台,主要内容应包括:

1.自己较熟悉并有兴趣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的知识领域。(15分)

2.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情况,并注明一些重要资料的来源。(15分)

3.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形成自己的课程开发方案,提出讨论的要点。(30分)

同时,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的修改意见,包括: 4.说明讨论的情况(10分) 5.自己吸收到的观点(10分)

6. 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20分)

评分:教师重点考查学习者的工作过程,判断其选题是否可行并具有实用价值,考查所使用资料是否详实、科学和来源清楚,分析学习者在实践问题中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注意:防止出现抄袭,凡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教材第九至第十一章之后,具体时间见上表。

考核完成时间:见上表。

考核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教学改革方面的小论文。(1500字)

考核要求:以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内容为选题范围,上传如下三份材料:

1.自己对选题思考过程,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了这样一个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中的题目。(40分)

2.自己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所撰写的体现自己认识水平的小论文。(30分)

3.论文形成过程中自己与同学交流的情况,吸收到的宝贵意见及自己对这篇论文不足之处的说明。(30分)

评分: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研究、讨论和写作的过程,判断本次作业学习者实际的收获,分析其对于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能力水平,重点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注意防止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第五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学生学习完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之后,具体时间

见上表。

考核完成时间:见上表。

考核形式:总结回顾本课程的学习收获,提供并分析一个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艺术方面的实例。

考核要求: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自己对下述问题的回答:

1.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到最难掌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20分)

2.本课程学习内容中自己认为最有趣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20分)

3.请就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并说明理由。(30分)

4.同时,须提交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学习过程中的案例(教学艺术方面),并分析自己对其中道理的理解。(30分)

评分: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分析学生学习体会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感受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水平的变化,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抓住重点,强调逻辑,真情实感,有理有据。注意防止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四、终结性考核(网络)实施方案

终结性考核采取网上考核形式,在建设强大网络考试题库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学习者自订时间的独立考试。目前试行阶段的终结性考核(网络),参照纸笔形式的期末考试的要求,

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

考核时间:可供学习者选择的网上考试时间,参见中央电大考试中心通知。

考核内容:参见课程与教学论考核说明(2007)。 题型:

(1)单项选择: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

(2)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判断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掌握好学科的基本知识与一般技能,能正确辨析有关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和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