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练习题
一.举例说明青少年学生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
1、“青少年”是一个包含了“人-儿童-学生”三位一体内容的概念。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在年龄、生理、心理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在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鲜明的“两极性”,认知上的求真、前卫与片面、肤浅并存;心理上的逆反、倔强与爽朗、坦诚并存;情感上的细腻纯真、爱憎分明与“走极端”并存。
二.联系实际,谈谈什么是班级文化,以及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答题要点:
1、班级文化,属于校园文化范畴部分,是特指存在于学业校班级社会组织内部的一种机制、精神、关系、环境和氛围,包括班级的成员及其组织规则、管理机构、人员及其功能、任职资格,班级的教室、班徽、班训、班歌、教室的布置,班级的计划、目标等,其核心部分是班级的制度、口号、标记及班级成员的关系、活动及其所结而成的班风、学风、共同的目标、信念,其灵魂是共同的信念。 2、班级文化建设主要通过具有娱乐、沟通、交流、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而进行。 3、班级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涉及的层次深,境界高,工作的难度大。操作时一是立项要因地制宜,针对问题,从班级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切忌形式主义,简单模仿照办;二是选好突破口、切入点,以点带面,不要全面铺开,面面俱到;三是动员全员参加,重指导,重过程,真正把学生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公位置并让学生得到发展,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尽可能全面地分析;思路开阔;可以自圆其说,有道理且具备操作性)
三.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方法。 答题要点:
1、其内涵主要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其未来发展;尊重被评者的个别差异与个性特征;评价者与被评者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而不是额外附加的成分。发展性评价可以最大地开发人的潜能,尊重人,信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
2、方法上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学生
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形成不断促发展的机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上,要一改以前过分重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做法,而将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凸显出来。
3、发展性评价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临近的作用。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业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公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谈谈你对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职责的理解。
答案要点: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际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间沟通的桥梁。社会的核心人物、家长的代言人、学生人生的导师。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内容: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具体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活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好本班学生的操行评定和有关奖励工作;联系组织教师商讨本班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联系和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
五.试述并举例说明班主任的基本方法及了解学生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答题要点:班主任工作方法主要有:
(1)说理教育法。即“以理服人”,要循循善诱,向学生讲明道理。 (2)陶冶教育法,即诉诸人的情感、影响学生性情气质的暗示教育,它寓教于乐,犹如雨后春笋。
(3)实际锻炼法,即一种“导之以行”的行动着的工作方法。
(4)奖惩激励法,即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与奖励,以勉励其更加努力,同时具有鼓舞他人的作用。对学生的不良表现给予提醒和告诫,问题严重时给予适当的惩罚引起高度关注,并起到告诫他人的作用。
(5)心理疏导法,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根源,三思而行,坚决要用情来治”的原则,以免卤莽决断和就事论事。了解学生应注意的基本问题(要点全面,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对于现代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要有正确的估计和认识。 分析研究学生要坚持全面观点。 分析研究学生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六.试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思想困惑迷惑的表现、原因对其对策。 答题要点:
1)表现: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2)原因:分别从国内外、学校家庭等外因和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的内部矛盾做较为细细致的有理有据的分析。
3)对策: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科学而可行的具体对策。 七.试述优秀生的一般特点和做好优秀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答题要点:优点:有远大理想,道德品质优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成绩优良;有较发达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身心健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缺点:易骄傲、清高,有较强烈的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易产生自么,不容他人超我的心理,缺乏集体观念;自尊心强,不易接受批评,常自以为是;不乐于助人,思想意志比较脆弱。 做好优秀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能辩证地看待优秀生;
(2)把握住管理教育的几个环节:包括考察关、宣传关、荣誉观; (3)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
(4)引导优秀生开展先进与先进、先进与后进的两个互助活动。
八.依据有关指导思想和标准,分析下列两则操行评语实例,说明哪份写得好,好在何处,哪份有缺点,怎样改进。
(1)该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基本按时完成。遵守纪律和学习的规章制度尚好,劳动一般,锻炼身体还重视。希望今后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 (2)勤奋苦练使你的各门功课学得扎实,成绩优秀。虽然多次考试均名列全班总分第一,但你并不满足,有决心争取年级之冠。同时你身为班长,牢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经常与后进生谈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你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愿荣誉带给你的不是陶醉,而是新的奋起。
答题要点:1)班主任对学生操行评定的指导思想是:评定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弱点,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明确方向,不断进步;评定要进一步引起家长关心学生的成长;要为下学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基础。
2)班主任写操行评语应注意的要求:符合中小学生守则标准,切合实际;掌握分寸,评价中肯;内容要具体,评语要有特点;要有侧重点,写出个性;评价面要宽;以鼓励为主。
3)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可看出,后一则好过前一由。
4)尽可能全面地分析;主张开放性的答题思路和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可以自圆自说,但要有理有据。
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写到:“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们犯这样或那样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以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努力,来改正错误的。”试分析评析之。(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要点:
1、这是对宽容教育的最好注释。
2、宽容,是一种能动地激发学生上进心的教育方法,是一个富有责任心、事业心,充满对孩子和教育事业的热爱的人民教师的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3、可以与“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进行对应分析; 4、如何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
十.11岁的四年级学生王凯文家住南昌市洪都住宅小区,9月2日新年伊始,当他高高兴兴地随随父前往洪都小学报到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平时太调皮,上课会影响其他同学,要求他办理休学手续。经医生检查,王凯文患了多动症,没其他问题。学校就是不接受他,家长只好给他办了休学手续。记者采访了班主任,班主任称,王凯文上课根本就安静不下来,总是吐一桌子的口水,然后又用舌头去舔;而且经常把墨水倒在女同学矿泉水瓶子里,老师拿他没办法。带着学校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南昌市教育局基教处长。他告诉记者,如果真有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将顽皮、好动等所谓“后进生”推向社会,一经查实,教育主管部门将严惩不贷。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谁剥夺了王凯文受教育的权利?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对你有哪些启示?(字数不少于400)
答题要点:本案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为:学校、王凯文及其家长。 1、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每一个学生。教育要满中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应接收所在地区的各类教育需要的
少年儿童,并为其提供适应其特点和需要的教育服务;在一切可能情况下,要让所有儿童一起学业习,不要将他们分开,而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和差异。王凯文虽患了多动症,但没其他问题。学校拒收王凯文入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其违反了K《宪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 首先,《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劳动、生活和教育。”由此可知,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国家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教育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征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由此可知,残疾人和健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此外,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的设置,由该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此可知,就近入学是小学设置的要求,也是划分学区的标准。一般来说,对正常学生来说,应当依照所划定的学业区入学,家长不能挑选学校。学区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的布局更加合理,便于适龄儿童入学,家长不能挑选学校。学区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的布局更加合理,便于适龄儿童入学业,同时了也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本案中,应负主要责任的是应当招收该生入学的洪都小学。
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位或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本案中,洪都小学的有关人员拒不接收适龄儿童入学,属于违法行为,应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如果坚持不改,应给予行政处分。因为本案还未造成损失,所以不涉及到赔偿问题。 3、由本案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学校应认真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有关儿童接受教育的规定,采取积极措施,接收适龄儿童入学。
(2)对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儿童,一般来说应安排进正常儿童的班级就读。这样更有利于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对于盲聋哑、弱智儿童应视情况单独设校或单独设班。
(3)对于歧视儿童,侵害儿童权益的有关人员,应视情节轻重予教育和法律制裁,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十一.上海市某小学取消了传统的学生成绩册,以新颖的“成长册”来记录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成长册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共有“我的介绍”、“我的学习”、“我的进步”、“我的活动”、“我的建议”5个部分。在“我的学习”
栏目中还设置了“老师对我说„„”“父母对我说„„”“同学对我说„„”等填空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成长册中各门学科评价是分层次进行的。还记录了学生的点滴闪光之处,学生可把发表过的作品名称写在“我的进步”栏目中;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写在“点点闪光”中。学生还可以自由添加能反映自己心声的内容。 试分析:
(1)这种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改革理念。
(2)对比传统的成绩册,成长册的好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这种做法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2)发展性评价是关注学生的未来,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的评价; 3)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以每个学生不同的现实为起点,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的评价;
4)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 5)对比传统的成绩册,成长册的好处表现在: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了。
(2)直观、生动、感性、立体、全面,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能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
(3)公开透明,被评价者再不会“被蒙在鼓里”。这有助于学生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等现代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总之,成绩册显得更加人性化,能够彰显学业生的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