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货币案例题

来源:华佗健康网
案例分析题

1、2010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4万亿元,流通中现金余额为4.2万亿元;全年现金净投放3844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货币供应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 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2010年9月末,我国单位活期存款总额为多少?

 2010年9月末,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总额为多少? 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有哪些?请举出3个渠道。

2、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 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入项目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项目顺差429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6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1 249亿美元,证券投资顺差240亿美元,其他投资顺差724亿美元,净错误与遗漏-597亿美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

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是顺差还是逆差?值为多少美元? 造成一个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调节国际收支顺差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请举出3种措施。 请从汇率决定理论的国际借贷说分析,当一个国家出现双逆差时,是如何影响外汇汇率。

3、甲机构在交易市场上按照每份10元的价格向乙机构出售100万证券,同时双方约定在一段时期后甲方按每份11元的价格回购这100万份证券。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

这种证券回购交易属于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 回购市场有何特点?

这种回购交易与同业拆借相比有何优点?

甲机构卖出证券的价格与回购证券的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差额,这种差额的实质是什么?

4、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第一,运用公开市场操作,2007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4.07万亿,其中对商业银行

定向发行的3年期央行票据5 550亿;第二,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第三,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一系列的货币政策,那么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哪些? 

2007年,我国人民银行不断在公开市场进行操作,请问公开市场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哪些优势?  

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后,对货币乘数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国央行在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传导以实现最后的目标?

5、假设某商业银行的业务如下:各项存款2 200万元;各项贷款1 400万元;库存现金100万元;向央行办理票据再贴现100万元;开办信托投资业务150万元;发行金融债券300万元;在央行存款200万元;承诺向水电厂贷款8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

该银行的负债业务总金额为多少?

除了现金之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还包括哪些?

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计算,该商业银行支付准备金为多少? 什么是表外业务?这些业务中哪些属于表外业务?

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抬头,A国中央银行提高了再贴现率,国际金融市场随之作出反应。A国货币的利率由2.5%上升到3%,即期汇率变为1单位B国货币兑换1.2A国货币,B国货币的利率保持5%不变。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提高再贴现率与防止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贷或贴现的资金成本上升,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缩小货币乘数,从而削弱了中央银行放贷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减少货币供应量,紧缩经济  

中央银行实施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  

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影响汇率? 来实现再贴现政策的效果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

:(1)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以再贴现形式发放货款的利率来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从而控制和决定市场货币供应量和整体利率水平的做法。

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加速(尤其某些地区房地产投资过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形成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对此,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并已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上述资料出现的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中央银行可以采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有哪些?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若中央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传导以实现最后的目标? 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减少投资,抑制通货膨胀

若政府对首套房下降房贷利率,第二套房上调房贷利率,第三套房以上不提供房贷的方式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货币政策属于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8、某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到全国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

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物价问题,近年来的物价指数分别是99.2%、98.6%、100.4%、100.7%和99.2%。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

经济高速增长直接带来了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并引起了以原材料为龙头的成本上涨对物价的推动。  

货币超前供给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治理这种物价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我国控制通货膨胀,主要是用加息和调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来控制热钱的流入,还有紧缩货币政策,主要是这三方面的政策,这样使我国的通货膨胀不会那么严重,其它国家已经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了...  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中介目标来实现。这种现象可以选择哪些中介目标来调控? 

如果央行通过逆回购市场来实施货币政策,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传导以实现最后的目标?、 

首先是在金融资产方面进行调整,即首先在货币市场进行调整。然后引起资本市场的变化,投资增加,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增加消费和国民收入,最后影响到商品市场。

9、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对美元升值22.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通过汇率改革,我国目前汇率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国际借贷说”解释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只有流动借贷相等时,外汇供给也相等,外汇汇率保持稳定;当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当流动债权小于流动债务时,

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

 美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如果在美国一种汇率上升,代表着美元的升值还是贬值?请解释说明。

 目前我国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请问,与固定汇率相比,浮动汇率的有利之处有哪些?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 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 和投资;(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 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10、以下是我国某商业银行资本和资产有关的情况(不考虑市场风险资本因素):

序号 1 2 3 4 5 6 实收资本 各种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一般准备 长期次级债务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7 风险加权资产 4000 项目 期末余额 150 20 30 50 30 0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上项目中,属于银行核心资本的有哪些?

.各种公积,未分配利润

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多少?是否满足我国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要求?

.7%

该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多少?是否满足我国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要求?

.5%

除了资本负债比例管理法之外,还有缺口管理法。请简单介绍这种管理方法。

是银行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缺口,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