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保障

来源:华佗健康网
提升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保障

当下,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挥着主力军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主力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深刻变革中,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首先是科学发展道路的引领者。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长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在道路和路径的选择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先进的理论指明方向,引领时代前进的脚步;在领导力量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民族团结、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在生产发展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科学理论的实践者。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又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是贯彻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力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努力造就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力队伍,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发挥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就是经济发展要从注重量的扩大转变为注重质的提高,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其根本保证,在于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处在转变过程中,原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褪,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批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一线创新人才。

第一,要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体面的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是尊重劳动的基本体现,也强烈地影响着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要高度重视解决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保障劳动者权益,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等等。 第二,要大力加强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要通过加强资金保障、创新投入机制,使劳动者有条件接受在职培训和各种技能教育。要创新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让人们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

第三,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发挥创造力的体制机制。要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基本权利,为劳动

者搭建宽广的创新舞台。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各种创建活动,推动劳动者争当锐意改革创新的先锋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楷模,把自己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勇于创新的自觉性,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使劳动者更好地做到学用结合、干学相长,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崇高的浓厚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