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专题八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练习 默写对点练

来源:华佗健康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下雨前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 (3)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______”,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客”的口吻用“______,______”描写了曹操兵发东吴时,船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江面上的情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千古常新的江山,想起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曾经叱咤风云的许多历史人物,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时期的旧迹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互相联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

1

的赫赫战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用“_____,_____”这一包含比喻和对比的句式,表现出因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出了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自己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大家熟悉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分”出自《诗经·采葛》。在《诗经·氓》中也写到,女子爬上那倒塌的土墙,“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子未见思念之人时的伤心难过。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冲也有意境相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做比喻含蓄的解答了梁惠王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的《陋室铭》当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韩愈在«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基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________,_________”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人到老年的壮心不已和无奈感慨。

2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全诗,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命的一种独特感受,语言是难以将其表现出来的。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不耻下问。

(2)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中,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对前途感到茫然的感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更将无形的音乐具化成有形的动态。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秦朝统治者大肆挥霍从六国搜刮来的珍宝、毫不吝惜的三个整齐的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孔子认为君子无论是急迫仓促中,还是受尽磨难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出自《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杜鹃啼血猿哀鸣。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3)世间如无“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很可能难以摆脱“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杂说其一》)的悲惨境遇。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3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 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2)范仲淹《渔家傲》中表现戍边将士在家与国之间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在《马说》中,批评一些人对待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却手挥马鞭感叹“天下无马”。

(2)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扣舷而歌,以美人比君王,委婉表达希望再得重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_,靡有朝矣。

(2)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展现出战士深深的忧虑之情和直接描述了边塞军人的状态的词句是“______,____”。

4

参考答案

1.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舞”“壑”“潜”“泣”“嫠”“顷”“墨”“漠”“授”“读”,理解字义去记忆。 2.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必”“贤”“亦”“余”“善”“兮”“犹”“未”“酒”“勒”“计”,理解字义去记忆。 3. 【答案】(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第二句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第三句中“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松柏、诞、殇、妄、蜉蝣、渺沧海、粟、固等。 4.

【答案】(1)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秋江景物”“怪事”“船队浩浩荡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渚”“舳舻”“旌“的写法。 5.

【答案】 (1)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榭”等,

5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6.

【答案】 (1)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2)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 羽扇纶巾 檣橹灰飞烟灭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本题应注意“纶、樯橹”。 7.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中最容易写错的字有:“须臾”的“臾”、“博见”的“博”、“兴隆”的“隆”、“倾颓”等。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漏字。 8.

【答案】 (1) 谣诼谓余以善淫 (2)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此题注意“谣诼”“蜉蝣”“粟”的写法。 9.

【答案】 (1)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2)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本题考查的几句默写都是理解性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意义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如:涟、复、涕等词容易写错。 10.

【答案】 (1)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2)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孟子用

6

五十步笑百步做比喻含蓄的解答了梁惠王……疑问”,第二句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第三句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考生可以依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寡、戈、苔痕。 11.

【答案】 (1) 入则无法家拂士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拂”、“是故”、“贤”、“觅”、“仲”,理解字义去记忆。 12.

【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螯、鳝、躁、辨。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13.

【答案】 (1) 敏而好学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敏”“停”“箸”“拔剑”“茫”“舞”“幽壑”“潜”“泣”“舟”“嫠”,理解字义去记忆。 14.

【答案】 (1)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瀚、阑、凝、鼎、铛、砾、

7

掷、逦、迤。 15.

【答案】(1)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如是 颠沛必如是 (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违、颠沛、谨、庠、序、悌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16.

【答案】 (1)其间旦暮闻何物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解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暮” “祇辱”“骈”“槽枥”,理解字义去记忆。 17.

【答案】 (1)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18.

【答案】 (1)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夭阏”“勒”。 19.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策”“材”“渺”要理解字

8

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二者综合。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寐”“婵娟”。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