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强化理论及其在科研育人中的运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23.12O 浅析强化理论及其在科研育人中的运用 徐凤麟75660部队军指教研室541 002 性,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从 过分的消极强化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 科研育人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实 践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在科研育人 而显著提升综合能力素质I!I。 科研育人的基本思想就是以大学生为 本。科研是途径,育人是目的,要突出大 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主体地位I3】。因此,可 产生低落情绪,甚至还会损伤他们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取得不良的后果。因此 在实施强化手段时,注意要以积极强化 为主,以消极强化为辅。 (三)实施强化手段要及时、正 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强化理论和灵 活实施强化手段,可有效促进提高大学生 科研积极性和创遣力。 在科研育人实践中灵活运用积极强化和消 极强化的强化手段。积极强化(正强化), 目标的科研行为得到增强或增加。消极强 确。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在做出科研行 为后,往往随后就对结果较为关心。因 溉 化;运用 避 0 就是通过激励积极的结果使那些符合教育 化(负强化),就是通过减少或终止令人不 快的结果而使某种科研行为得到减少或消 失的措施。大学生结合自身需求,在强化 强化理论;科研育人;积极强化;消极强 此,当科研行为的结果在得到确认后, 要及时反馈,并实施相应的强化措施。 及时、正确的强化效果最好。强化还要 作为知识育人、教学育人和管理育 人等传统教育观的深化和发展,科研育人 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分明、适当。积极 中提高科研能力素质,可以能动地制定、I 强化、消极强化时机不对、不当,效果 调整和修正学习计划,主体地位更加鲜 会适得其反,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激励 明,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更高,能力素质提 强化效果,而且会造成人为的矛盾和不 满。 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大学教育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强化理论作I 二、在科研育人中实施强化手  }升更快。 (四)形式灵活。大学生都有各自 的特点和个性,其优势各不相同,需求 更是千差万别,同一强化物对不同的大 为行为主义学派重要成果的一部分,符合 段的原则 现代大学教育中,以科研育人为牵 大学生科研素养增长的内在要求。认真研l 究强化理论,在科研育人实践中根据具体 引,灵活实施强化手段,可以逐步建立起 情况采取不同的强化手段,一定能够有效 促进科研育人的成效。 一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教育与科研紧 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强化效果。有的可能 非常注重物质需要,有的则更加重视精 神需要。所以强化手段和措施不要搞一 刀切,应该力求强化人之所需,形式多 样。此外,强化不宜过于频繁,防止出 现厌倦心理,使强化作用减弱。 密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l4I。在科研育人中 实施强化手段需要把握的主要原则有以下 几点。 (一)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相结 合。大学生的科研行为在得到认可、受 到积极强化后会继续保持这种科研行为, 、强化理论与科研育人的互 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 动特征 这是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如果刺激对行 为主体有利,则其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 三、在科研育人中运用强化手 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研育人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 如刺激对行为主体不利,则其行为就可能 减弱甚至消失。所谓科研育人,是通过科 研探索新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组织 对具有正确科研行为、做出成绩的大学 生给予适当的积极强化,可促使其继续 努力做好工作,同时又能使受奖者周围 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 I。在 运用强化手段时还应注意以F几个方面。 教育和培训对象参与科研实践,锻炼科学 思维,提高能力素质,培育创新人才一系 列活动的总和。 现代大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要求摒弃“重传承、轻创新,重灌输、 轻启发,重诠释、轻探究”的传统教育 模式,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开拓、应变 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I 。而科研创新的 的人员得到鞭策和鼓励。而对于不良科 研行为给予酌情消极强化,可以使大学 生从中吸取教训,减少不良科研行为再 次发生的可能性。实践证明,两者相结 (一)要注意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科研 主体不同,科研状况就不同,大学生的基 础科研素质不同,因此使用的强化手段和 力度也应有区别。如基础状况较差,这时 正强化的频率要足够高,力度要大一些; 如科研状况较好,只要维持一定强度的强 化手段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对新出现、不稳定或低频率的科 研行为,连续性的强化效果较好。刚接触 合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积极、消极强化的 方法。 (二)以积极强化为主,以消极强 化为辅。在科研育人中,强调积极强化 与消极强化并用,并不等于积极强化与 求异思维要求及其实践活动,就能引导 大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大学生的能动 消极强化并重。过分使用消极强化有许 多消极的作用。大学生属于知识群体, 科研工作的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缺乏兴趣, 下转第2 41页 割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 验和生产现场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巩固 课堂所学知识,也可以升华到理论和实 践的融会贯通。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减少 《《上接第235页 麟 上接第 页 的学生一节课发言的机会相对会少些,所 以这就需要教师经常给予一些鼓励,创造 些全体组内成员都活动的项目,比如文字 则对其点滴投入,都应当给予适当的表 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 求学生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 力。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例如: 扬和肯定,进行连续性强化,培养其科 研兴趣。当其兴趣逐渐稳定后,再改为 间断强化。把科研成果与大学生的考评 考核联系起来,注重目标激励。 (三)要注意强化理论。强化理论作为 控制理论的一种,它过分强调了通过外在 接龙游戏,文艺表演等,在轻松愉悦的氛 围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张开自己的嘴巴。比 如文字接龙,由任意一个字母开始,b— bag-goat-teeth hand-cloor-ring-go—Of C6140普通车床的现场教学;典型零件加 工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分析等 教学过程,以“生产过程”为向导,以“工 艺”路线为主线,进行项目式教学,将实 际工程问题进行“麻雀解剖”,使教学内容 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更加透彻,掌握更加牢固。 (四)改革考核评估体系,形成良 好学风 free-eye-ear—real…-几分钟轻松结束,学 生巩固了单词,放松了思维,产生了兴 趣,树立了信心。 (三) 评价阶段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莱文通过 的强化对人的行为进行改变,因此有些忽 视人的内在因素的作用。现代大学教育 中,由于大学生科研素质良莠不齐,提升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当前的科研育人中 强化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应注意 实验研究提出:合作学习对所有学生都有 益处;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在合作 学习教学活动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经常为别 人做详细解释的学生…。所以对在合作学习 中某些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会耽误 自己学习的观点,教师在评价阶段应向学 生解释清楚,明白给别人解释则是掌握知 识最深刻的手段,并且教师对于每组所取 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小组活动 在实践中避免其局限性。 为了强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 量,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在课程成绩 评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 规范,改革考核评估体系如下:正常课 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 成。以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占40分,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平时成绩包括考 勤成绩10分,作业成绩15分,实验与业 前后的结果给予记录,由小组间进行测 评,如有进步,要有一定的奖励,并且 绩成绩1 5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以实际 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满分60分计入课程 测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半个月或者一个 月,这样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免去了顾虑, 成绩。笔试环节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建 立科学合理的试卷库,采取流水阅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并在基础好的学生的帮助下,积极准备, 提高自己,为组内挣得名誉。 总之,在响应英语课是指导学生听、 说、读、写、译打好基础的教学宗旨上, 中,我们不断地努力研究,总结经验, 完善教学。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密切 联系工程实际,重在工程素质培养”要 求,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的提 升,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快了 教学目标的实现步伐;通过合作学习,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课上生生互动配合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 跃,在轻松越快中加强了学生的英语运用 和交流的能力。 …司乃钧.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O07,1 2 [2】蔡启先.CC2004计算科学教程体系分 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5):8 7—6 9 周宏甫。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O09,2 懒醐鼢≮≯0 囊 囊文 张丽 女.宿迁学院机电系讲师.硕 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