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7期 Vo1.21 No.7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2006年7月 JUL.2006 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思考 赵丽央 ,伍 硕 (1.温州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2.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浙江的几个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特点,进而思考我国大学城 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模式设计的有关1'7题,以期为大学城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一点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 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1 TN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1673—0704(2006)07—0069—04 我国大学城(浙江也谓之高教园区)兴起于世纪 之交,至今已有六、七年之久了。据教育部会同浙江 省教育厅在2002年组织的对我国大学城(高教园 区)的调查研究证实,当年已建和在建的已近30个, 现已发展的有50多个。专家预见,大学城将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其发展态势和格局将 力发展高等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就是加 快大学城的建设步伐。目前浙江省在建和已建的大 学城有宁波大学城、温州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 滨江大学城、小和山大学城和紫金港大学城。这些大 学城在规划建设时,十分重视大学城内体现园区文 化特色的建筑、设施、教室、计算机房、图书馆、体育 场馆、实验室、草木绿地等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资源 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做到各类设施有分有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 学城内的各所高校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构建 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 信息资源。从大学城产生的背景可知,我国大学城产 合,尽可能提高各类设备的利用率。目前,浙江的六 个大学城都有侧重的建设了一些可供共享的设施, 如体育馆、图书馆和会展中心等。典型的如温州大学 生的主要目的,是在实现高等教育扩展的同时,通过 大学城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办 城建成公共图书中心、演艺中心、商务中心、学子广 场、大型绿地等,这些大型公共设施的中心区,既是 学质量。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在院校教育 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研究如何有效开发、配置和利 用大学城信息资源,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是 一各类信息资源集聚、共享的枢纽,也是大学城文化特 色的象征;下沙大学城内浙江工程学院的机械基础 课程省级示范实验室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电 工基础课程省级示范实验室不仅对本校开放,也对 件非常有益的工作,本文分析了浙江的几个大学 城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进而思考我国大学城信息 资源共享的网络模式设计的有关问题,以期为大学 大学城内所有的高校以至全省的高校开放;宁波大 学城则在规划之际,就辟有专门区域建设共用设施, 将院校必备的图书馆、体育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医 城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一点思路和设想。 一、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 疗中心、商务中心等基本设施集中建设。 除了重视硬件设施的共建共享外,这些大学城 所在地区政府和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并着力推进 浙江省是经济强省,经济总量排全国第四,而 高等教育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要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浙江省建设成教育强省,大 收稿日期:2006—05—18 大学城软件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纷纷制 作者简介:赵丽英,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伍硕,男,教授。 ・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定了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计划,并已启动和实施,如 下沙大学城提出“在一校读书、取八校精华”的设想; 滨江大学城推出由六所高校共建的文献信息共享、 共知项目一一大学城网络图书馆;温州市教育局制 定了《温州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暂行方案》,规定 各校讲座自由开放、跨校选课、互认学分、开放图书 馆、网络资源、有条件地开放实验室、优秀教师跨校 上课等等。 一个大学城纯粹硬件设施的共享比较好规划, 而做到大学城真正的教育资源共享,尤其是软件类 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因为大学城内各组成高校的实 际情况不同而存在诸多困难,通观比较浙江几个大 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我们发现目前影响大 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除了各高校自身办学条件 差异的这个主要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网络设施不完善,信息资源 共建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高校已 经非常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同时也普遍感到 资金不足。目前,我国大学城的建设资金除政府投 入、政策支持外,主要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后勤 社会化等多渠道加以筹措。虽然各高校已经纷纷采 用办公自动化,如教学管理软件、人事管理系统、学 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等,但是,大学城 内的各高校之间仍然没有一个公共的管理平台,各 高校的内部网络之间仍然无法互访,许多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共享平台而无法得 以实现。 (二)各高校“共享”意识的缺乏 实现资源共享是各地建立大学城的初衷之一, 但是,从几年的实质性运行来看,大学城内各高校尚 缺乏“共享”的意识,本位主义、小集团利益思想不乏 存在。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运作,加上高校问学科 设置的重复率升高,同在一个大学城内的各所高校 之间难免会相互竞争、相互攀比,尤其在每年一度的 招生、就业等方面。大学城内各高校都将各自认为有 价值的信息作为非公开资源,彼此不相往来,重复建 设数据库,从而阻碍了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 程。 (三)领导重视不够,尚无统一协调大学城内部 管理的机构 大学城所在地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各高校 的领导对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是实现 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制约因素。因为政府的 ・70・ 工作指导思想和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共 享工程的投入力度,也关系到信息共享保障系统的 强度。目前,许多大学城虽然也制定了教育教学资源 共享计划,但是,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大学城各高校 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内部管理的机构,使得这些计划 难以得到贯彻落实。 二、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构建的设想 (一)网络模式的选择 “网络模式”,又名网络型共享模式,指的是大学 城内的各个高校之问相互联结信息网,共享信息资 源,这是各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的模式选 择。我国大学城各高校在地域上互相接近,教育教学 上存在诸多共性,把各高校的校园网联接起来,建成 大学城的信息资源网络,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 效益最大化。据马费成教授在《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 率分析》一文中论述,不仅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互利 行为,“对于原有均衡而言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且 在信息共享拓展r信息用户的信息消费能力中,增 加了信息福利,”对我罔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 值。笔者认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佳的方式是网络 模式。网络承载和流动的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快速 性、内容的广泛性、动态性、时效性的特征,虽然在共 享过程中会出现观念障碍、技术障碍、利益障碍、安 全障碍、资源缺乏等不利因素,但网络共享用户的大 数量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快速流动和用户 信息的互相激活,又使原有的信息资源产生增值和 放大,对大学城的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无疑是任何 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为完善我国一些大学城网络设计、实施和管理, 笔者建议建立人、机、环境整合的信息资源共享模 式。一些大学城设立中心网站或虚拟总网、网络图书 馆,这都是大学城建设初期的举措。要真正实现大学 城所有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管理机构,负责计划与发展、网络运行、网络资源等 管理T作;各高校设立信息资源建设基地,组织协调 信息资源建没工作,其具体任务是信息搜集、信息整 理加工、信息检索、信息发布与传输。 (二)共享网络平台的构建 大学城内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有现代技术 的支撑,尤其是现代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大学城内 各高校已有的网络系统,构建一个大学城信息资源 共享网络平台,是实现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 和基础。大学城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立在公共通信 平台之上,联结大学城内的各高校内网、部门和系 统,为大学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宽广平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整个信息流程来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应 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交换、利用等过程的 有机结合,即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集合。 1、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 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将大学城内信息资源视为 一息资源整体结构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 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大学城信息资源 的整合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由大学城内的情报 机构成员提供的原始数据,经过技术中心的加工、整 理,形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数据仓库或信息仓库, 以备信息资源共享各个环节的整合。 个系统,对各高校内的所有可以进行共享的信息 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效的组合,以追求大学城信 情 报 机 数据收集 技 I 术 一 中 加工整理 /I\ 数据仓库 共 享 / 平 构 心 \l 信息仓库 l/ 台 图1 大学城信息资源整合流程 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 方式,是通过协调信息资源在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 的分布,使布局更加合理,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效 将整合后的大学城信息资源通过教学管理、档案管 理、办公自动化等各类应用系统,向大学城内师生用 户提供使用,并经互联网向社会用户提供使用,满足 其信息需求。 用。大学城信息资源的共享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各 共 享 平 类 应 用 台 系 统 图2 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流程 2、技术支持 目前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web技术的 社会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说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体 系的建立,就是为了形成一种优化的育人环境,培养 名师和人才。因此,在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 的设计中应始终将育人原则放在第一位。 (二)效益原则 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 分析和处理、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故大学城信息网络 平台可以采用基于web的Intranet的技术来建设 内部信息网络,然后通过网关与外部Internet相连, 这样不仅可以与外界保持兼容,同时也能获得良好 的技术支持。 三、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的设计原则 效益原则是大学城建设取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的驱动力,有投入就要讲效益,有效益才能发展。实 现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因此,这种共享模式的设计也应该遵循效益 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有序的共享,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达 到预期的目标。因此 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 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育人原则 (三)利益均衡原则 利益均衡原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由于大 学城内各高校的规模和基础很不均衡,导致各高校 育人原则是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原则。 大学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利用高校空间聚集的优 在信息资源共享中产生“输出”和“输入”的失衡。如 果一味强调信息的公共性,甚至要求信息资源共享 的无偿化,必然使“输出”各高校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势,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有效运行,培养出更多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出更多服务于 而“输入”多的高校也无需付出代价,这种共享实际 ・7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是不现实的,因而也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大学城 讨和解决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大学城 内各校的图书馆与公共的图书信息中心联网,提高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正确合理的 有偿服务条例,建立一种利益均衡机制,正确处理大 学城内各高校既独立又共享的关系。 (四)创新原则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首先不 是方法和技术,而是如何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的问 题,在这方面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同时需要引进国 外大学城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促 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的设计过程中也 要遵循创新原则,不断在共享机制、方式和手段上创 新。如对相关的公共教育资源实行“一卡通”服务;建 立大学城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商 使大学城信息资源开发、配置和共享提高到一个新 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马费成,裴雷.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04,(1). [2]周伟,石湘飞.网络环境下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电子政务,2005,(2) [3]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口].规划师,2005,(1). Refl ections o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sharing Network .Mode in University Towns in China ZHAO Li—yang ,WU Shuo (1.School of Management,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2.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sharing in Zhejiang province’S several university towns,and then further provides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design of network mode in information--sharing in China’S university towns in genera1. [Key words]university town;information resource;sharing;network mode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