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某工程基坑降水(坑内集水明排)施工方案_secret
xx工程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中国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 1
2.1. 2.2.
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 1 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 1
3. 基坑降排水设计 ··································································································· 1
3.1. 3.2.
降水设计 ···································································································· 1 排水设计 ···································································································· 2
4. 施工 ··················································································································· 4
4.1施工顺序及方法 ······························································································· 4 5.2.1.4 施工注意事项 ····························································································· 6 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 8 6. 抽水监测与管理 ··································································································· 8 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8
7.1安全保证措施 ··································································································· 8 7.2文明施工措施 ··································································································· 9 8. 附录1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 9 9. 附录2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 10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鞍山市 ,场地交通方便。场地地形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1.11~41.68m。
场地地貌为山前洪积裙。
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40×160m,基坑面积约6500m2,基坑埋深为5.4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7.01米(变电所),个别部位深度6.31米。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以下数据均引自《鞍山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 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场地在深度41米范围内,自上而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⑤粘土;⑥1强风化花岗岩混合岩;⑥2中风化花岗混合岩。
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 0~3m:人工填土(地层编号①) 3~4.5m: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②) 4.5~9m: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③)
各岩土天然密度和渗透系数
天然密度(g/cm) 渗透系数k(cm/s) 4×10-3 -3-33人工填土(地层编号①) 1.65~1.75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②) 1.80~1.90 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③) 1.85~1.97 3×10 2×10 2.2. 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场地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其稳定水位深度在2.8~3.0m左右,相当于绝对标高在38.21~38.61左右,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受季节降水量所控制。变化幅度在1~1.5m左右,设计抗浮水位标高为40m。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1. 降水设计
3.1.1方案选择
1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沿基坑下口周边设计集水井,形成明沟排水的方法进行降水,保证降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2 基坑涌水量(Q)计算
3.1.2.1计算依据
根据PKPM施工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3.1.2.2计算结果: 计算书见附录1、附录2。 取计算值的2倍作为水泵选取标准,所以Q=800m3/d。 3.1.3水泵选取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台潜水泵,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潜水泵技术性能 表6-124
型号 QY-25 2Z6 JTS-2-10 流量(m3/h) 扬程(m) 15 15 25 25 25 15 电机功率(kw) 2.2 4.0 2.2 转速(r/min) 2800 - 2900 电流(A) 电压(V) 6.5 - 5.4 380 380 - 3.2. 排水设计
地下潜水渗出后汇至排水盲沟,再到集水井。然后由水泵抽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基坑上部同样作排水沟一圈,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2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说明: 1、土方开挖之后,分别在建筑物四角几周围设置10口集水井,间距为40米。 2、设置好集水井后,在建筑基础外40厘米左右开挖300宽、300深的排水沟。排水沟用30-50mm粒径的卵石铺填,作成盲沟。 3、盲沟与10口集水井之间作成一个环状的排水系统。 4、图中单位为毫米。
3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4. 施工 4.1施工顺序及方法
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分为两个阶段:挖土期间降排水和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4.1.1挖土期间降排水
根据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开挖分区,在基坑四周分区设置连通的排水盲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若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如下:
a.在挖掘机挖至距自然地面2.5m后,暂停止挖掘。将挖掘机移至基坑角部边缘,开挖基坑周边的集水井。开挖范围为1m宽,3~4m深的排水盲沟。放入潜水泵和滤水笼,进行抽水。
b.继续土方开挖,重复上述工作,直至土方挖至设计标高。 4.1.2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a.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挖集水井和排水沟。
在挖至还剩最后300mm厚土石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在井底铺上150mm厚30~50mm 的卵石,透水花砌240mm 厚砖墙井壁,先砌筑1.5m高,井壁四周填满400mm厚 30~50mm卵石。
b.然后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排水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 30~50mm卵石。卵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卵石上面先覆盖五彩布,用普通烧结砖压实,必要时最后再做20mm 厚砂浆保护层,避免建筑垃圾堵塞盲沟,而导致排水不畅通。
c.集水井井底比底板底标高低1400mm,排水沟沟底比底板底标高低600mm。排水沟必须设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Φ100的潜水泵(扬程25m),另外准备两台潜水泵备用。施工期间日夜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
4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5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由于底板底标高不同,标高变化部位的斜坡上的盲沟因坡势而设,并在斜坡根部留设通长(如果需要)盲沟,盲沟做法同图五。最后汇入电梯井内的集水坑内。
垫层浇筑完后,在垫层裂缝上可能还会出现渗水现象,为了保证下道工序的进行,因此在垫层上沿流水方向凿设引水沟,将垫层上渗水引至集水井(见图5-18)。
集水井及盲沟应该视现场涌水量大小而决定其数量及位置,特殊地方经建设单位、监理、各施工单位联合讨论后再做决定,但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5.2.1.4 施工注意事项
1.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2.本工程的盲沟、集水井皆采用人工开挖,必须先开挖集水井,再从集水井开始逐渐向外开挖盲沟,以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
6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3.由于地基标高不同,因此根据渗水量的大小在斜坡上顺坡势加设盲沟;
4.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用 30~50mm 的卵石,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
5.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备两个备用泵。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障,必须保证降水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
6.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 7.垫层浇筑时必须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 9.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沟,影响降水; 10.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
11.对基坑边缘位于底板下部的排水沟,所留排水沟截面尺寸深度不得大于600mm、宽度不得大于 200mm,以免影响底板的承载力。
12.为了检验地下室涌水量的实际大小及此方案是否可行,计划在3#楼人工开挖2个试验坑。其中1个位于基坑边缘涌水量最大的部位,另外 1 个设在基坑电梯井最深部位内部。实际开挖位置,现场确定。基坑直径 800mm,深 5000mm 左右。如果涌水量小,则底板内仅设一个集水井,如果涌水量大,再根据涌水情况加设降水、集水井数量,清槽完毕后用盲沟将基坑内渗水导至此集水井中。
13.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两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 14.做高度2.5~3m、直径为600mm 的钢筋笼,钢筋 Φ12@100,外面围置两层密目钢板网;
7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5.盲沟及集水井内放置石子,粒径为 30~50mm;
16.盲沟内设置 ?100 塑料管,管上穿 10mm 孔@30mm 梅花布置;
17.改变现场集水井、盲沟布置,将园林井渗水直接用泵抽至原集水井位置外排; 18.开挖不要盲目赶进度,一定要保证降水。 19.制作两部爬梯方便人员上下。
2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坑东侧位置由于原有的地下管线较多,容易出现漏水等现象。施工时注意观察此处有无渗水、土壁是否稳定等。
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由于本工程基坑用水量较少,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6. 抽水监测与管理
(1)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0天内,要求每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3)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4)抽出的水排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不应产生回渗。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保证措施
7.1.1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施工组织设计。 7.1.2 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
7.1.3 受建设方、监理公司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治安、环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7.1.4 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7.1.5 照明电灯必须用低压供电,严禁使用220V 交流电手灯。 7.1.6 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设基坑围栏。
8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7.2文明施工措施
1) 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 2)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3)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
4) 施工现场临时水点应由专人管理,不得有常流水常明灯。
5)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民用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及照明动力线路,
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及施工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整齐。 6) 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
7) 泥浆在运输过程中,不洒、不漏,丢洒在路上的泥浆及时清理。
8) 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监时堆放点,并定期清运或外运渣上、垃圾及流体
物品,并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
9) 在钢筋制作场地、钻孔施工场地等处设置告示板,注明主要施工数据,以便于监督和检查。 10) 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做到鼓舞土气,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11)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胸卡和安全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
入施工现场。
12) 现场使用的钻机、钢筋加工机等应按平面图位置摆放,遵守机械安全技术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周围环
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13) 清洁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14) 所有机械必须根据的性能,分期分阶段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
15)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奖罚制度。
8. 附录1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一.基坑类型:
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完整井基坑,且基坑远离边界。
二.基坑简图:
三.计算公式:
9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其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0.35;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7.00m; S──基坑水位降深,S=4.10m; R──降水影响半径,R=20.0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49.30m。
三.计算结果:
基坑涌水量 Q=396.29m3/d
9. 附录2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一.基坑类型:
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非完整井基坑,且基坑远离边界。
二.基坑简图:
三.计算公式:
其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0.35;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7.00m; S──基坑水位降深,S=4.10m; R──降水影响半径,R=20.0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49.30m。
三.计算结果:
基坑涌水量 Q=364.95m3/d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