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让蜜蜂多采芝麻花蜜

来源:华佗健康网


如何让蜜蜂多采芝麻花蜜?

2008年7月的一天中午,我路过向蜂友蜂场附近的一块芝麻地时,只见芝麻花开得白艳艳的,却很少见到蜜蜂采,周围又没有其他主要蜜源。蜜蜂为何不爱采芝麻花蜜?当时我正在学养蜂,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就访问了向蜂友。向蜂友的回答是:芝麻花平常不爱流蜜,要下暴雨后才大量流蜜,蜜蜂才喜欢采。听了向蜂友的话,我信以为真。我从资料上获悉:芝麻花流蜜的适宜温度为20~24℃。这时我才明白蜜蜂中午不爱采芝麻花的原因。根据芝麻花流蜜的适宜温度,可以想到芝麻花流蜜的时间是在清早,只有这时候的气温才能达到或接近这段适宜温度。如何让蜜蜂抓住清早这个时机去采芝麻花蜜?我根据对蜜蜂实行奖饲后,蜜蜂出工早并且积极这一特性,决定试一试。2009年7月中旬,芝麻花又开了。一天凌晨,我用盛着蜜的注射器,从部分蜂群巢门里注进一些蜜。天刚刚亮,凡是注过蜜的蜂群蜜蜂开始飞出去,渐渐地,飞出去的蜜蜂多了。而没有注蜜的蜂群,蜜蜂却纹丝不动,直到飞出去的蜜蜂带着蜜粉回来时,它们才断断续续地飞出去。这时,我到附近的芝麻地里去观察:许多蜜蜂正忙着采芝麻花蜜呢。我尝到了对蜜蜂实行奖饲的甜头后,就坚持每天凌晨对蜜蜂实行......

平箱采蜜群的“分区”管理

平箱采蜜群的“分区”管理适时饲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员的心愿,但心愿不一定都能实现,就以鲁北养蜂为例,乐陵市的刺槐一般年份是5月1日始花,3月5日放王(越冬笼王)春繁的蜂群(3~4脾蜂),到刺槐流蜜期仍有加不上继箱的蜂群。有两位蜂友为了获取刺槐蜜,就将两个平箱群合并为一个继箱菜蜜群,由于刺槐流蜜期仅十几天,合并的采蜜群幼蜂多、子脾多,不仅刺槐蜜役获得,还影响了培育枣花蜜的采集蜂。强群的优势不仅是蜂多、子脾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适龄采集蜂。蜜源即将来临了,对尚不能加继箱的蜂群,就不要勉强加继粕和拼凑采蜜群,我连续2年将平箱群划分为“三·六分区”管理,比勉强加继箱的蜂群多取蜂蜜30%,蜂王浆50%。“三·六分区管理”方法简便易行,

也就足将继箱群的组织形式,缩为平箱分区管理,(3区为蜂王产卵区,6区为贮蜜产浆区)。在大流蜜前10天,将不能加继箱采蜜的增殖群,改为“三·六分区管理”,将3张虫卵脾和蜂王控制在3框区里,蛹脾和粉脾留在6框区,两区用框式隔王板分隔,小区不留蜂门,让蜜蜂经隔王板从大区出入,小区上面用尼龙纱封住蜂王。到流蜜期大区的子脾已全部出房,实现空脾化取蜜产

高温季节花期背阴放置采蜜群减产蜂蜜38%

1991年荆条花期,我特意将自己40个采蜜群放置在杨树林边,整日不见阳光。认为这样蜂儿凉爽,不会伤热,工蜂密集,有利于育儿有利于抵抗疾病的发生,一定能多产蜂蜜,获得丰收。和我相邻250米的闰蜂友蜂群放在两棵泡桐树下,在上午8:30以前和上午6:00以后有阳光斜射,群势不如我的蜂辞。我暗暗在想:两家群数差不多,又是同一个蜜源,我的饲养技术与他相比并不差,一定能比他多产蜂蜜。但事实使我大吃一惊,整个荆条花期他取四次蜜,我仅取蜜两次。闫蜂友群均产蜜26kg,我的蜂群群均产蜜12.6kg,比闫蜂友群均减产蜂蜜36%。到芝麻、棉花花期时,我们两家没转场,还在老地方。我留心观察,发现闫蜂友的蜂群出勤早,收工晚,而我的蜂群则相反,出勤晚,收工早,有怠工现象。花后期下了几天雨,地面潮湿,尤其是我的蜂场场地更为严重。结果闫蜂友群均产蜜18kg,我仅群产蜂蜜9kg,减产50%,且又不同程度的患了白垩病。1992年荆条花期时,我特意作试验,以证实背阴放置对采蜜群的影响。6月1日整巢,组织30个采蜜群,群势大致相同,都是巢箱8个子脾,继箱6......

我在前面谈到过这种蜂的盗性,这些年经历过的三次盗,在教训过后转过头来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不可避免,平时注意一点就没事的。

一、春繁饲喂要注意,尽量在秋繁结束喂足量,春繁时少奖励性饲喂,用剩余糖脾补

充饲料就行了,很省事,蜂王的产卵能力远远超过哺育能力,不用担心蜂王产子少。

二、在外界缺乏蜜源时不提小分群育王,如果想育王,就要变通使用,把大群搬走,在原地放新箱子,留下两个虫脾。剩余的外勤蜂和留下的蜂一般最少也有四脾的量。扣王台,成功率高,且不起盗。等新王交尾成功,箱内蜜粉充足,蜂量充足,蜂群哺育积极性高,一批子过后基本上满箱。

三、蜂场尽量不养弱群,可以养小一点的群,但得小而强。同一批次的蜂王群势尽量均衡。强弱不均在缺蜜期饲喂的时候最易起盗。

四、奖励饲喂不在白天进行,不论是缺蜜期饲喂还是秋繁奖励饲喂都要晚上喂好。晚上奖励饲喂在箱内饲喂和箱外饲喂差别不大,一般都不会起盗。我上面的图片就是秋繁饲喂用的,天气变凉以前全部是箱外饲喂。

五、缺蜜期尽量少开箱检查,有饲养这个蜂种经验的人都会对这个现象印象深刻,一旦揭开蜂箱,旁边总会有蜂围着揭开的蜂箱寻找机会从上面往蜂箱里面钻。体色越黄,越好这一口。

总的一点,就是少干扰蜂群活动,最大限度地让他们自治。定地养蜂非常简单,只要把螨治好,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意蜂春繁如何适时加脾扩巢

首先,在保证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以开繁两脾为例。

1.第1张脾封盖,第2张脾成卵虫脾(若蜂王产卵不规律,两张脾都有封盖子,以面积估算),加边3脾。

2.第1张开始出房,第2张封盖,第3张卵虫脾,加第4张脾,加中间,封盖子和出房子调两边,加强保温。

3.4张脾中间,如有3张以上封盖子,可以加第5脾,蜂强加中5脾,蜂弱加边5脾,因为3张封盖子的陆续出房,刚好蜂王也产满了第5张脾的卵。

4.蜂群发展到第5脾,也到了3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开始为油菜蜜源做准备了,3月底必须上继箱,此时气候温暖且较稳定,每张脾上保持有1500只蜂就要开始加脾了,封盖子调两边,卵虫脾调中间。封盖子只需要保温无须饲喂,平均1500只蜂就够了。

5.蜂群三月中下旬发展到8脾,此时停止加脾,一只优良的意王最多也只能带9张子脾,加脾也无用,一周后,蜂已压厚,开始上继箱。

6.加继箱一般根据蜜源花期长短而有不同加法,一般流动蜂场追花夺蜜,四季有蜜源,所以继箱要以长远打算,不能过份限制蜂王产卵,常用的做法是单王上6下7或上5下6,双王上8下8或上7下8。继箱前期加继箱,以单王8脾为例,将巢箱调3张封盖子到继箱,同时巢箱和继箱和加一张空脾,形成上4下6。3-4天后再从巢箱调一张正在出房子到继箱,巢箱再加一张空脾,以此类推,看蜂情况,形成上6下7,或上5下6。

蜂螨从哪里来

提起蜂螨,让很多养蜂人头痛。近些年来,我见到很多蜂场都因蜂螨造成严重损失,少则几百元,多则成千上万元,垮场的事每每发生。有一年我因车祸住,对蜂群疏于管理,结果垮场;今秋我地两位蜂友因夏季未断子,草率治螨,目前群势锐减,白糖没有少喂,精力没有少花,蜂量不到往年的1/3,真是万分苦恼。

前几年在我定地养蜂,蜂螨没有这么厉害,每年春夏各治一次,未见危害。近年来,2月下旬巢门前出现翅膀不全的爬蜂和“白毛蜂”,观察发现巢内大、小蜂螨均有,若不采取措施,4~5月就爆发流行,有些蜂友油菜流蜜结束就治螨。

我担心早春治螨损失蜜蜂,改在冬前11月上旬用水剂连治3次,并彻底清理蜂箱,早春拆馐时,保温物均用硫磺熏蒸过,结果2月下旬就有螨,我百思不得其解,蜂螨从何而来,来得也太早了。

今年5月中旬,我无意间拨开四年前为夏季给场地降温,在蜂箱前的空地种的一块3米宽16米长的草坪,那潮湿、堆满蜂尸的草丛,成片的螨往暗处窜,数量惊人,我目瞪口呆。猛然间我从梦中惊醒,原来螨是自己不经意间养的。

针对以上情况,我立刻清除箱前草坪,并铺了约1.5米宽16米长的红砖地便于清扫,然后用石灰5份,硫磺1份混匀撒遍场地,以后每周用杀螨水剂、石灰、硫磺粉剂交替遍场使用,直到8月底。现在场地上见不到螨了,箱内的螨我用熏蒸、挂片、气雾治过多次,效果不理想。今年6月12曰采用集中封盖子的办法狠治2次,虽然夏季收减少,目前蜂群未受到蜂螨危害。

小螨不在箱内越冬,它会在蜂场附近隐藏,春天一旦气温回升,就会潜入蜂箱内,所以清理场地杂草、腐烂变质物、肥堆是很重要的。从早春开始,每周要坚持蜂场消毒,要把它当成养蜂防螨防病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

[编后语]近来来,很多养蜂人反映在蜂场周围的草丛、杂草堆以及堆肥中发现蜂螨,这可能是小蜂螨。大蜂螨离开寄主是不能生存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