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平硐技术要求

来源:华佗健康网


云南南棒河大丫口水电站

可行性研究阶段平硐勘探技术要求

一、 目的和任务

a)目的:了解下坝址拱坝坝肩各风化分带岩体的完整性,裂隙组合类型,岩溶发育规模等问题。

b)任务:在下坝址左岸拱坝坝肩(地面高程630m)布置PD05#勘探平洞,计划洞长63m(含洞口引洞开挖段);在下坝址右岸拱坝坝肩(地面高程620 m)布置PD06#勘探平洞,计划洞长70m(含洞口引洞开挖段);在下坝址下游右岸人工骨料石料场,布置PD07#勘探平洞,计划洞长50m。

各勘探平洞断面均为城门洞型,宽1.8m,高2m,直墙高1.4m,顶拱高0.6m。洞线走向:PD05#勘探平洞为175°;PD06#勘探平洞为270°;PD07#勘探平洞为220°。 二、交通及地质概况

南棒河大丫口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镇康县境内,地理位置较偏僻。镇康县县政府驻地南伞镇至南棒河大丫口水电站上坝址可通车的道道路长约32km,前10km左右为省道,各类载重车均可行走;后22km左右为乡村土路,小车和农用四轮车可直通至上坝址处。

上坝址距PD05#、PD06 #勘探平洞的搬运便道长约1km,距PD07 #勘探平洞的搬运便道长约3km,本次勘探,只要将去年修的便道进行维修,即可进场。

PD05#、PD06 #勘探平硐洞口处地形较平缓,需明挖10m左右才能进洞。预测从洞口开始掘进前10m主要为混碎石、块石粘性土,10m~25m强风化白云岩,以后为弱风化白云岩夹灰岩。PD07勘探平硐洞口处地形较陡,可直接进硐,预测全洞均为弱溶蚀带灰岩。

三、技术要求

a) 洞口明挖段土质边坡开挖坡比1:1.2 ;强风化岩边坡开挖坡比1:0.8。

b) 进硐前要先检查硐脸及以上山坡安全,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硐施工。

c) 平硐在掘进过程中要经常量测方向,以保证掘进中的洞轴线走向按勘察设计要求完成。

d) 在遇到破碎带时,要求用圆木支护以确保安全,圆木直径不小于15cm。遇到溶槽和小的溶洞时,要求进行填塞或梁板跨越处理;若遇到较大溶洞时,通知我院有关人员共同协商解决。

e) 硐底中心线以3‰坡度向硐口倾斜,两侧设有排水沟,要求硐内无积水。

f) 在平硐完成掘进后,要求进行清洗,并负责我院地质人员进行平硐素描时的照明和通风工作。

g) 平硐经我方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退场。

h) 施工方对施工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负责。

四、时间要求

各平硐施工要求2007年10月10日前竣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