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来源:华佗健康网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秋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生命过程。

  为了太平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心校领导在9月26日下午,在中心校会议室举行了“生本教育课改促进会”,有幸请来了县实验中学的刘青,张秋侠做课改的报告会。同时参加报告会的有中心校领导、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还有参加课改共同体的四所学校(南平小学、顺河小学、吉太小学和谭庙小学)。

  刘青老师的报告从“怎样对课改的认识,如何组建小组的整合、三个层面(即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材层面)”以及如何把握好课标,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阐述。从他的报告中我深知体现在四个方面:(1)激发学生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4)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把平时积累的知识都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张青霞老师利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展开了报告会的开端。是啊!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的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的乐趣。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爱,而且要善爱。其次,张老师向老师推荐了各类书刊,让我们老师共同进步,参与在教学工作中去,最后她讲到把握好教材,搞清新课标,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排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总之,短短两个多个小时,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把快乐带进课堂。在课改的道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