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初国旗下讲话稿
来源:华佗健康网
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宝贵生命,并教育我成才。
小时候家里有两亩耕田几分菜地,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农活,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就说说收麦子的经历吧,劳动周期短任务集中。农历五月天气渐渐燥热,太阳辐射大地,热风吹在身上炙热感觉。穿着都要穿得严丝合缝,长袖衬衫裹着胳膊,防止麦子刺痛皮肤。鞋子最好是那种手纳的千层底,不容易被麦茬咯吱脚底,还要戴上草帽遮阳。
那时候基本靠手工收割。我学着大人模样,弯腰弓身左手揽麦子右手开镰,麦子倒也割了就是麦茬凌乱不齐,堆放也不很熟练。父亲是把劳动好手,割麦子动作快速规范。一起开始的割麦,到最后要甩开好几垄地。父亲用推车把麦子运到麦场,那时候一个生产队合用一个麦场,打场需要排队。机器轰隆隆响了,这是籽杆分离的程序。扬场时候要看风向,风气时候木铲扬起,麦籽垂直落下,麦壳随风飘散。干农活让我切身体会到物力维艰的辛苦,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要倍加珍惜。
父亲是个养蜂人,这份职业支撑着我家的开销。春夏季节是养蜂人的忙活时候,也是父亲受罪时候。父亲整理蜂箱,打点行李帐篷炊具,日常用品一用俱全。我知道父亲又要风餐露宿了。西山脚下红旗渠一干渠畔是父亲常去的地方。找块略显平坦的空地,摆置蜂箱安置帐篷。养蜂人都需要头戴面纱竹笠。虽然熟悉养蜂,偶尔也有蜂尾扎手,疼肿好几天。父亲说,做活哪有不受罪的道理,不吃苦到干啥事都不中。
父母勤劳吃苦的品质是宝贵的传家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