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学高手 或者 道教高手 解答 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道德经》中的原句。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从宇宙万物的产生到发展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楚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第三十九章:“道亦称一”。“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伟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 “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我的理解为: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遵从自然法则而做事,无为而治,无为而行;最完美的事物好像还不完美,但其用处没有一点不方便,因而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应该追求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自然界一切都在流动着、变化着,这些变化是统一的:一为天地之大道,天得到这个"一"而清明。
热心网友
上德者无所成为,施行的是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所欠缺,天却正是因为浑融一体而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