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关二爷久坐是为了多收“关”税,打工人久坐收获了啥?
1
最新研究揭示久坐导致大脑缺氧的机制
以往我们都知道久坐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而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更是从机制上揭示了久坐对大脑的严重危害—— 导致大脑缺氧。[1]
大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 - 3% ,但氧气需求量却约占全身耗氧量的 20 - 30% ,且大脑无法储存氧气,需要血液持续不断地输送氧气。
2024年,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可视化工具,能够捕捉到生理条件下大脑皮层部分氧张力(Po2)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在清醒状态下,小鼠脑中会自发产生短暂且局限的缺氧区域,也就是 “缺氧口袋”,每次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出现频率较高,且常出现在小静脉附近,与局部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密切相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1]
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脑中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受阻是导致“缺氧口袋”出现的原因。事实上,毛细血管血流是为大脑提供氧气和葡萄糖的必要条件,以支持与正常脑功能相关的高代谢需求。 大量研究表明,脑血流量减少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联系。有研究表明,大脑血液血循环受阻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病理机制。[2]
2
打工人的久坐是常态
清晨,被闹钟叫醒的打工人睡眼惺忪,简单洗漱后便匆匆出门。在拥挤的地铁里,他们被人群紧紧裹挟,即便幸运地找到座位,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保持坐姿,开启一天的“久坐之旅”。
到了公司,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前,开启电脑,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工作。回复邮件、撰写文档、参加线上会议……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期间除了上厕所和接水,几乎很少起身活动。好不容易熬到午休时间,本想着放松一下,可很多人要么选择在工位上继续刷手机,要么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依旧没有离开座位。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下班后的打工人早已疲惫不堪。回到家,瘫倒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或手机,享受着短暂的休闲时光,不知不觉又在沙发上坐了很久。周末,本应是放松身心、外出活动的好时机,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补觉、追剧、打游戏的“宅家时光”,依旧摆脱不了久坐的状态。
这样的生活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久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无论是上班族、学生党,还是退休在家的老人,久坐行为无处不在。据相关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7 - 8 小时,甚至有些人每天坐着的时间长达 10 小时以上。长时间久坐,正一点点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3
久坐带来的各种健康隐患
久坐看似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习惯,但其带来的健康隐患却不容小觑。长期久坐,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肥胖风险直线上升:久坐不动会导致身体的能量消耗大幅减少,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随之变慢。此时,即使我们的饮食摄入量没有改变,多余的热量也无法及时被消耗,就会逐渐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尤其是腹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出现了明显的 “游泳圈”。相关研究表明,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肥胖的风险比经常运动的人高出40% 。
心血管疾病找上门:久坐时,血液循环速度减缓,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这会给心脏带来更大的负担。据统计,久坐不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久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保持适量运动的人高出约 1.5 倍 。
肌肉萎缩,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久坐,肌肉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会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尤其是臀部、腿部和腰部的肌肉,由于长期处于松弛状态,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导致身体的运动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各种关节疼痛和损伤。
颈椎病和腰椎病成 “常客”:在久坐的状态下,我们的颈椎和腰椎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低头看电脑、手机,或者保持不良的坐姿,会使颈椎和腰椎处于过度前屈或后伸的状态,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引起颈部和腰部的疼痛、僵硬,还可能压迫神经,导致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调查,在上班族中,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发病率高达 30% - 40%,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
消化问题接踵而至:久坐会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问题。
心理健康也受波及:久坐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缺乏社交活动和运动,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久坐导致的身体不适,如疼痛、疲劳等,也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降低生活的幸福感。研究发现,久坐时间过长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每天久坐超过 8 小时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出 26% 。
4
行动起来,告别久坐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久坐可能导致大脑缺氧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它也指明了一个避免久坐危害的方法:积极锻炼。
研究表明,与习惯 “久坐” 的小鼠相比,积极参与运动的小鼠的缺氧负担减少了52%!这充分表明, 久坐会导致大脑缺氧,而运动则有助于改善大脑的供氧情况。
鉴于久坐对健康的危害,在新的一年里,打工人可以做出这些改变,打破久坐困境:
(一)定时起身活动
每隔 30 分钟起身步行 5 分钟,或者每坐 1 小时起身活动10 分钟,这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有效活动频率。起身活动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伸展手臂,向上伸直,感受肩部和手臂的拉伸;转动颈部,缓慢地向左右两侧转动,缓解颈部的僵硬;还可以进行原地踮脚尖,每次持续30 秒左右,重复几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不适。
(二)选择合适运动
快步走是一种非常适合久坐人群的运动方式。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锻炼腿部肌肉。在快步走时,保持挺胸抬头,双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速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说话为宜。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对关节的压力较小,能锻炼到全身的肌肉群,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此外,骑车、爬楼梯等运动也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改善工作环境
使用站立式办公桌是个不错的办法,它能让我们在工作时保持站立姿势,减少久坐时间。如果暂时没有条件更换站立式办公桌,也可以调整办公座椅的高度和角度,让自己在坐着时保持舒适、正确的坐姿。比如,将座椅高度调整到双脚能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地面平行;椅背调整到能支撑腰部,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同时,还可以在办公桌上摆放一些绿植,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醒自己定时起身给植物浇水、打理。
参考文献:
1. Beinlich, F.R.M., et al., Oxygen imaging of hypoxic pockets in the mouse cerebral cortex. Science, 2024. 383(6690): p. 1471-1478.
2. Korte, N., R. Nortley, and D. Attwell, Cerebral blood flow decrease as an early pathological mechanism in Alzheimer's disease. Acta Neuropathologica, 2020. 140(6): p. 793-810.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