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耳鸣的困扰?那种在耳边不断回响的嗡嗡声、蝉鸣声、冰箱发出的微弱电流声,有时也可以是深夜时分躺到床上听到的声音,即使外界什么都没发生,让人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耳鸣偶尔消失,易于复发,有时挥之不去,由于对耳鸣的不了解,很多人得了耳鸣之后都未能采取及时的治疗,人们只有加强对耳鸣的了解,远离耳鸣的误区,才能更好的摆脱耳鸣的困扰。
一、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耳朵内部或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的情况下,个体主观感受到异常声音的现象。这种声音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其音调和音量因人而异。耳鸣是耳科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蝉鸣声、嗡嗡声、心跳一致的咚咚声或是丝丝声等。严重的耳鸣会干扰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为什么会发生耳鸣?
1.耳部疾病
耳部常见疾病包括中耳炎、耵聍栓塞、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耳硬化症等均可能导致听力受损产生耳鸣。
2.全身性疾病
有研究表明,耳鸣可能的致病因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心血管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可能会破坏耳部血液微循环引起血流障碍,从而影响耳部供血造成耳鸣,说明耳鸣的发生与局部供血障碍有关。
3.噪声损伤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比如在有机械噪声的工厂工作、居住在交通繁荣的街道旁、耳机音量过大等都会导致耳鸣的发生,若耳鸣未得到改善进而会演变为噪声性耳聋。
4.其他
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者,也容易导致耳鸣的出现或加重。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状态下,亦可使耳鸣加重。各种不良习惯也易出现或加重耳鸣的发生,如酗酒、经常饮用咖啡或浓茶等,以及情绪波动、精神压力大等,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因此,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耳鸣如何治?
1.心理调适:耳鸣可能伴随心理压力,患者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2.物理治疗:通过按摩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避免用力挖耳等不当行为。
3.药物治疗:根据耳鸣的具体原因,使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
4.手术治疗:对于部分严重耳鸣患者,如伴有明显听力下降,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术治疗方案。
5.中医治疗:针灸、理疗等传统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耳鸣的治疗中,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来缓解症状。
四、如何预防耳鸣?
1.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3. 适当锻炼,避免过度运动。
4. 注意调节自身情绪,避免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的出现。
5. 减少在噪声中的暴露时间,佩戴耳机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调节范围的60%。
6.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必须严密观察听力变化。
总之,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当出现耳鸣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耳鸣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供稿
医务处 李春香
责任编辑
秦 潞
审核
任喜荣
每天一推
李明婷
李明婷: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睡眠障碍及各种情志病、神经症。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多梦、心悸、眩晕、焦虑抑郁。胃肠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值班门诊:中医科门诊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